【簡介:】電梯種類:1、乘客電梯、無機房電梯、小機房電梯、觀光電梯、住宅電梯、醫(yī)用電梯、汽車電梯、雜物電梯、液壓電梯、防爆電梯、載貨電梯等。
2、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
電梯根
電梯種類:1、乘客電梯、無機房電梯、小機房電梯、觀光電梯、住宅電梯、醫(yī)用電梯、汽車電梯、雜物電梯、液壓電梯、防爆電梯、載貨電梯等。
2、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
電梯根據驅動方式的不同,電梯可以分為曳引驅動,強制(卷筒)驅動,液壓驅動等幾種驅動方式。其中曳引驅動方式具有安全可靠,提升高度基本不受限制,電梯速度容易控制等優(yōu)點,其已成為電梯產品驅動方式的主流。
在曳引式提升機構中,鋼絲繩懸掛在曳引輪繩槽中,一端與轎廂連接,另一端與對重連接,曳引輪利用其與鋼絲繩之間的摩擦力,帶動電梯鋼絲繩繼而驅動轎廂升降。
暖通南社本次特別為大家制作一期關于廂式電梯課件,有助大家了解電梯的原理和結構。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電梯的基礎知識和術語。本課件較長,建議在WIFI環(huán)境下觀看。
電梯基礎知識及術語
提升高度:電梯由最底層端站至最高層端站樓面之間的總運行高度。
層站:電梯停靠的樓層站點,一般來說,每一樓層,電梯最多停靠一站。
底層端站:建筑物中電梯最低的停靠站,當建筑物中有地下室時,底層端站往往不是大樓的底層站。
頂層端站:建筑物中電梯的最高停站
基站:轎廂無指令運行時??康膶诱?,此層站一般為主基站,出入人數最多,目前電梯均有自動返回基站的功能,特別是群控梯。
平層:電梯在接近層站正常??繒r的慢速動作過程。
平層區(qū):轎廂??空旧?、下方的一段有限距離,在此區(qū)域內,電梯平層控制裝置動作,使轎廂精確平層。
平層準確度:電梯到站??亢?,轎廂地坎平面與層門地坎平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值。
檢修運行:電梯在安裝或維修保養(yǎng)時的運行方式,最高速度≤0.63m/s。
電梯的速度曲線和乘坐感覺
電梯的運行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啟動階段、加速階段、勻速(穩(wěn)速)階段、減速階段和停車階段(對于以時間為停車原則的驅動系統(tǒng),則還有一個爬行階段)。理想的速度曲線如圖所示:
乘坐感覺的不舒適主要產生在電梯加速、減速階段,人對電梯的速度變化特別敏感,尤其是垂直運動對人體的影響大。
不舒適感包括上浮感、下沉感、浮游感、失重感、不平穩(wěn)感(上下振動及垂直振動)等;加速度小,加速度變化率小,電梯加速時不會出現急劇的速度變化而產生振動,舒適感好,但加速時間長。
理想加速度曲線為梯形,加速度變化率曲線為方波,由于加速度變化率對人體具有特別重要的影響,因此又稱為生理系數。
對于加速度和減速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國標均有明確的規(guī)定:a≤1.5m/s2。
電梯基本結構
1)從空間占位看,電梯一般由機房、井道、轎廂、層站四大部分組成。
2)從系統(tǒng)功能分,電梯通常由曳引系統(tǒng)、導向系統(tǒng)、轎廂系統(tǒng)、門系統(tǒng)、重量平衡系統(tǒng)、驅動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安全保護系統(tǒng)等八大系統(tǒng)。如下圖所示:
曳引系統(tǒng)
曳引機曳引輪的支撐方式
單支撐:懸臂式,曳引輪安裝在主軸的伸出端,結構簡單輕巧,但起重量較小,適合于載重量不大的電梯。
雙支撐:曳引輪主軸兩端均有支撐,能適應大的起重量。
減速箱潤滑的作用
在蝸輪與蝸桿工作表面建立一層油膜,變干摩擦為濕摩擦。
減小蝸輪蝸桿嚙合面及軸承工作面的表面摩擦力,減少磨損,提高傳動效率。起到冷卻、緩沖、減震及防銹等作用。
減速箱的密封
目的在于防止箱體中的潤滑油滲漏。
橡膠密封圈
蝸桿軸伸出端滲漏油面積平均每小時不超過150cm2,其余各處不得漏油。
減速箱油溫升不超過60℃,其最高溫度不應超過85℃。
制動器的一般要求
動作靈活,制動時兩側閘瓦緊密均勻地貼合在制動輪的工作面上。
松閘時應同步離開,四角處間隙平均值兩側均應≤0.7mm;
制動器線圈溫升≤60℃,最高溫度≤105℃;
靜載時足以克服電梯的兩側的重量差值。
電梯在行程上部范圍內空載上行或行程下部范圍125%額定載荷下行時,分別停層3次以上,轎廂應被可靠制停。
在125%額定載荷以正常速度下行時切斷電源,轎廂應能可靠制動。
曳引輪
曳引輪結構要素: 計算直徑、繩槽形狀和材質
計算直徑D
與電梯額定速度的關系: V=Π*D*n/60*i1*i2
與曳引使用壽命關系: D/d>40,一般取45-55。
曳引機安裝方法
一般安裝在井道頂部的機房內,也可安裝在井道底部,稱為下置式。
曳引機底盤安裝在承重梁上,曳引機底座直接安裝在混凝土基礎上。
承重梁安裝方法:
放置在機房樓板上面,放置在機房樓板下面;承重梁用混凝土澆注。
曳引機固定方法
剛性固定: 曳引機直接與承重梁或樓板接觸,工作時震動和噪音較大,用于低速梯。
彈性固定:曳引機底部或底部基礎板與承重梁或樓板間安裝有減震橡膠,能有效地減少曳引機的震動及噪音傳播。
曳引機安裝技術要求
曳引機承重梁如須埋入承重墻內,則其支撐長度應超過墻厚中心20mm,且≥75mm。
承重梁的平面水平度≤0.5/1000,互相間的高度差≤0.5mm,互相間的不平行度≤6mm。
減震墊要根據土建布置圖或技術要求放置。
曳引機的不水平度≤2/1000。
曳引輪位置:前后方向≤±2mm,左右方向≤±1mm。
曳引輪、導向輪的鉛垂度≤2mm,互相間的不平行度≤±1mm。
在電動機或飛輪(盤車輪)上應有與轎廂升降方向相對應的標記。
曳引輪、飛輪(盤車輪) 、限速器輪外側面應漆成黃色。
制動器手動松閘扳手漆成紅色。
機房內應有應急操作說明及相應的樓層標記。
掛在易接近的墻壁上。
鋼絲繩與繩頭組合
鋼絲繩
鋼絲繩具有強度高、撓性好、極少聚然斷裂折斷的特點,鋼絲繩由鋼絲、繩股和繩芯組成。
曳引鋼絲繩承受著電梯的全部懸掛重量,并繞著曳引輪、導向輪和反繩輪作反復的彎曲,因此要求鋼絲繩因具備良好的耐磨性和撓性。
鋼絲繩的安全系數≥12,鋼絲繩根數≥3。
鋼絲繩根數為2根時,鋼絲繩的安全系數≥16。
電梯專用鋼絲繩規(guī)格為8×(19),使用公稱直徑一般為Φ8mm, Φ10mm,Φ12mm,Φ13mm,Φ16mm。
鋼絲繩張力互相偏差≤5%,檢查方法:用彈簧秤測力計,目測彈簧高度是否基本一致。鋼絲繩表面應清潔不粘有雜質,絕不允許在鋼絲繩上加潤滑油。
機房內鋼絲繩與樓板孔洞每邊間隙均應為20- 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應筑50mm以上高的臺階。
繩頭組合與轎箱和對重的連接方式
繩頭組合與轎箱和對重的連接方式
組成:錐套、繩頭板、繩頭彈簧等;
剛性連接:直接連接;
彈性連接:橡膠與彈簧連接;
每個繩頭的鎖緊螺母均應安裝自鎖螺母及安全銷;
每個繩頭錐套要做環(huán)行保護連接。
轎廂
轎廂:轎廂主要由轎廂架和轎廂體構成
轎廂體
轎廂底:底板和框架組成,框架由槽鋼或角鋼組成。
轎廂壁:采用簿鋼板,互相之間用螺栓直接連接或中間加鑲條以減少震動和產生噪音。
轎廂頂:安全窗,只能由內向外開啟,并配有安全控制開關,還有檢修盒,開門機,轎頂接線盒等。
轎廂架:由底梁、立柱、上梁和拉條構成
底梁直接承受轎廂的重量,底梁結構有梁式結構和框式結構。
轎廂內的基本配置
操縱裝置、層站位置指示器、應急裝置、通風設備、照明設備及電梯銘牌等。
轎廂超載裝置
對電梯轎廂的載重量實行自動控制,當載重量達到電梯額定載重的110%時,電梯不能關門啟動,同時蜂鳴器響、超載燈亮。
超載裝置的形式
按設置位置可分為:轎底稱重式,轎頂稱重式,機房稱重式;
按結構形式可分為:機械式,橡膠塊式,電磁式,應變片式;
預負載控制:在電梯啟動時,給曳引電動機加上預負載電流,克服在制動器打開瞬間,電動機因曳引輪兩側載荷差而產生的反向滑動問題。
轎廂安裝一般在井道頂部進行,也有在底層安裝的。
拆除頂站樓層以上的腳手架,利用腳手架或方木或金屬構件搭建一個安裝平臺。
安裝一個載重量適當的手拉葫蘆用以吊裝轎架等。
安裝順序:下橫梁、立柱(直梁)、上梁、轎底、轎壁、轎頂等。
安全鉗一般應在安裝下橫梁時一起安裝。
門系統(tǒng)
門的分類:中分式、旁開式和直分式三種;
中分式具有出入方便,工作效率高,廣泛應用于乘客電梯上;
旁開式具有開門寬度大,對井道要求小的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貨梯上。
直分式不占用井道的寬度和轎廂的寬度,使因此電梯具有最大的開門寬度,廣泛應用于雜物電梯和大噸位的貨梯上。
門的結構型式
電梯門由門扇、門滑輪、門滑塊、門地坎、門導軌(上坎)等構成。
轎廂門由門滑輪懸掛在轎門導軌上,下部由門滑塊與轎廂地坎配合。
廳門由門滑輪懸掛在廳門導軌上,下部通過門滑塊與廳門地坎配合。
門導軌架與門滑輪
V型導軌:通常由鋼板彎折而成,凸形滑輪在V型槽中滾動。
板條型直線導軌:導軌用鋼板制成直線狀,滑輪凹槽在導軌上滾動。
門地坎和門滑塊
門地坎和門滑塊是門的輔助導向組件,與門導軌和滑輪配合使廳門或轎門的運動均受導向和限位。
廳門地坎安裝在廳門口的井道牛腿上,有預埋法和膨脹螺栓法。
地坎一般用鋁型材制作,門滑塊使用尼龍材料制作。
自動門機:中分式與旁開式、中分式、單臂式、雙臂式。
廳轎門及門鎖安裝技術要求
廳、轎門地坎的不水平度≤2/1000,立柱鉛垂度≤1/1000。
地坎應高出裝修地面2-5mm。
層門地坎與轎門地坎水平距離偏差為0- +3mm。
層門門扇與門扇、門扇與門套、門扇下端與地坎間隙應為1– 6mm,貨梯為 1– 8mm。
廳門自復門裝置動作應靈活可靠。
層門門鎖鎖鉤、鎖臂及動作接點動作靈活,在電氣安全裝置動作之前,門鎖鎖鉤的嚙合深度應≥7mm。
門鎖鎖鉤在非外力作用下,門鎖的自重不應使鎖鉤自動打開。
門刀與層門地坎、門鎖滾輪與轎廂地坎間隙應為5–10mm。
關門限力動作靈敏可靠,在關門行程1/3之后,阻止關門的力不超過150牛頓。門光電動作靈敏可靠。
廳轎門電氣觸點超行程≥3-4mm。
導向系統(tǒng)
導軌的種類和規(guī)格
按其橫向截面形狀分主要有:T型導軌、L(或三角型)型導軌、U型導軌、O型導軌、空心導軌等。
L型導軌、U型導軌、O型導軌的工作表面一般不作加工,通常用于一些速度較低,對運行平穩(wěn)性要求不高的電梯如雜無梯、建筑工程梯等;空心導軌大多用于速度不高的對重導軌。
T型導軌具有良好的抗彎性及加工性,大量用作電梯導軌。
T型導軌的主要參數是:底寬b、高度h及工作面厚度k,b*k*h,通常應用的導軌有T75、T89、 T90、 T114、T127、T140。
導軌支架的固定方式
預埋螺栓或直接埋設固定法
當井道墻壁厚度大于150mm時,可以采用預留孔方法固定導軌支架,埋入深度不小于120mm,并用混凝土澆灌填充。
對穿螺栓固定法
當井道墻壁厚度小于150mm時,可以在井道壁兩側使用鋼板或鐵板采用對穿螺栓來固定導軌支架。
預埋鋼板焊接固定法
此種方法適合于混凝土井道墻壁,在建筑施工期間即根據土建布置圖預留孔位置預埋鋼板或鐵板,導軌支架則焊接在鋼板或鐵板上。
預埋C型槽固定架
此種方法對建筑施工有極高的要求,并且預留位置精確。
膨脹螺栓固定法
適宜于混凝土墻或實心磚墻,用沖擊鉆鉆孔后安裝金屬膨脹螺栓將導軌支架固定。
導軌支架的安裝要求
第一根導軌支架位置距底坑地面應≤1000mm,最高一根導軌支架距井道頂部樓板應≤500mm。
導軌支架的位置布置必須充分考慮到導軌連接板的位置不能互相干涉,因此必須預拼或通過精確地計算。
每根導軌至少應有兩個導軌支架且間距≤2.5m。
導軌支架的不水平度≤1.5%。
導軌的聯(lián)結與固定方式
導軌與導軌之間采用連接板聯(lián)接,并用螺栓固定。
導軌在導軌支架上的固定:螺栓固定法和壓導板固定法。
導軌工作面及兩端榫頭連接處要清洗干凈,并檢查導軌的直線度及扭轉度,單根導軌全長偏差應≤0.7mm。
導軌的凸榫頭應向上,凹榫頭應向下(一般情況下)。
導軌接頭處允許臺階應≤0.05mm。
導軌工作面接頭處不應有連續(xù)縫隙,且局部縫隙≤0.5mm。
導軌接頭處的修光長度應≥150mm。
每根導軌側工作面對安裝基準線的偏差應≤0.6mm/5M,互相偏差在整個高度上應≤1mm。
兩根對應導軌間的軌距偏差為:
轎廂導軌:0 - +2mm
對重導軌:0 - +3mm
電梯沖頂或蹲底時,導靴不得越出導軌。
導軌底部應墊實或支撐在彈性基座上。
導靴的種類
按其在導軌工作面上的運動方式可分為:滑動導靴、滾動導靴。
固定滑動導靴
導靴由靴襯和靴座組成,靴襯使用耐磨材料,固定滑動導靴的靴頭是固定死的,因此靴襯底部與導軌頂端必須要有間隙,一般為0.5-1mm ,適用于≤1米/秒的低速梯。
另一種固定式導靴,其靴襯與靴座間墊有減震橡膠,具有緩沖作用。
為了減少滑動導靴在運行中對導軌地摩擦,常常在轎廂頂部的兩只導靴上安裝潤滑裝置。
彈性滑動導靴
由靴座、靴頭、靴襯、靴軸、壓縮彈簧或橡膠彈簧及調節(jié)螺母組成。
彈性滑動導靴的靴頭是浮動的,在彈簧力的作用下,靴襯的底部始終緊貼在導軌端面上,具有吸收振動和沖擊的作用。
通過調整導靴的初始壓力來改善電梯的運行平穩(wěn)性及啟動舒適感,初始壓力的調整與轎廂偏載力及電梯的自重、額定載重量有關,適用于≤2.5米/秒的快速梯。
為了減少滑動導靴在運行中對導軌地摩擦,常常在轎廂頂部的兩只導靴上安裝潤滑裝置。
滾輪導靴
滾輪導靴用三個滾輪代替滑動導靴的三個工作面,三只滾輪在彈簧力的作用下,緊壓在導軌的三個工作面上。
滾輪導靴以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大大減少了摩擦損耗,同時由于三個方向均裝有彈簧,具有良好的緩沖作用,并能在三個方向上自動補償導軌的各種幾何形狀誤差及安裝誤差,適用于高速梯。
但安裝時必須保證轎廂的充分平衡及一定時間后要適度地進行操作運行。
滾輪導靴有R3和R6,滾輪直徑越大,則工作時越平穩(wěn)。
滾輪導靴絕不允許在導軌工作面上加潤滑油,否則滾輪導靴將會打滑及橡膠過早地老化。
重量平衡系統(tǒng)
對重由對重架與對重塊及對重導靴等組成,對重架上裝有對重導。
當采用2:1曳引方式時,對重架頂部設有對重輪或反繩輪,有時對重架底部還設有安全鉗。
對重塊安裝在對重架中,對重塊頂部須用壓板壓緊,防止電梯在運行中發(fā)生竄動或墜落。
對重重量=轎廂自重+K*轎廂額定載荷
K—平衡系數(0.4-0.5)
對重架底部安裝有調整墊塊,用以補償鋼絲繩延伸而導致對重架底部撞板至緩沖器頂面間的緩沖距離減少。
平衡系數的測定方法
電流法或轉速法
在轎廂內裝入試驗用標準砝碼,其重量為額定載重量的40%-50%,然后使電梯按額定速度上下運行數次,在機房內用鉗型電流表或轉速表測定并記錄轎廂每次上下方向的電流值或轉速值,比較上、下運行的電流或轉速差值應不大于5%。
經驗法:即用人力盤動手輪測定平衡系數,此方法適合于1:1曳引方式。
電流載荷曲線圖
逐漸加載測定轎廂上下行與對重同一水平位置時的電流值,作出電流- 載荷曲線圖,相交點即是平衡系數。
特別注意做平衡系數時必須保證轎廂上所有的附屬裝置安裝完畢。
平衡補償裝置
前提:層樓≥6層,提升高度≥30M。
補償裝置有二種:補償鏈和補償繩,采用對稱式補償方法。
補償鏈以鐵鏈為主,有光鏈和膠鏈兩種。
光鏈適合于低速梯,為減少運行中鐵鏈碰撞引起的噪聲,光鏈中穿有麻繩。
重量補償裝置是懸掛在轎廂和對重底面的補償鏈條,補償繩等。在電梯運行是,其長度的變化正好與曳引繩長度變化趨勢相反,當轎廂位于最高層時,曳引繩大部分位于對重側,而補償鏈(繩)大部分位于轎廂側;當轎廂位于最底層時,情況與上述正好相反,這樣轎廂一側和對重一側就有了補償的平衡作用。
安全保護系統(tǒng)
電梯作為空間(特別是乘客)運行的垂直交通工具,必須具有絕對足夠的安全性,安全保護系統(tǒng)的作用就是防止和消除電梯在運行中可能發(fā)生的一切不安全狀態(tài)。
電梯不安全狀態(tài)的主要種類:
超速:電梯的運行速度超過極限值,一般為額定速度的115%以上。
失控: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意外原因如制動器失效或曳引繩嚴重打滑或曳引繩斷裂等導致正常的制動手段已無法使電梯停止運動。
終端越位:電梯在頂層端站或底層端站越出正常的平層位置繼續(xù)運行,常發(fā)生在平層控制裝置出現故障時。
沖頂或蹲底:由于意外原因電梯端站不減速或端站監(jiān)控裝置失靈導致電梯直接沖頂或蹲底。
不安全運行:超載運行,廳、轎門未關閉運行,限速器失效狀態(tài)運行,電動機錯、斷相運行等均屬不安全運行。
非正常停止:電梯因停電,控制回路故障,安全鉗誤動作等,引起電梯在運行中突然停止。
關門障礙:電梯在關門時,受到人或物的阻礙,使門無法關閉。
工作原理
限速器安裝在機房,通過鋼絲繩與安裝在轎廂上橫梁兩側的安全鉗拉桿相連,電梯的運行速度通過限速器鋼絲繩反映到限速器的轉速上,為保證限速器的速度反映準確,在井道底坑設有漲緊裝置,保證鋼絲繩與限速器繩輪間有足夠的摩擦力。
電梯運行時,鋼絲繩將電梯的升降運動轉化為限速器的旋轉運動,當旋轉速度超出限速器的動作速度時,限速器動作,同時切斷控制回路或使安全鉗動作:
對于設有超速開關(非自動復位)的限速器:超速開關(第一動作速度)首先動作,切斷電梯安全回路或控制回路使電磁制動器失電制動,如電梯繼續(xù)向下加速運行,則限速器進而卡住鋼絲繩,提起安全鉗聯(lián)動拉杠,迫使安全鉗動作,將電梯強行制停在導軌上。
對于沒有超速開關的限速器:只有迫使安全鉗動作的功能,同時轎廂上橫梁上的安全鉗開關被斷開,切斷安全回路。如對重也配置限速器,則其動作速度應高于轎廂限速器的動作速度,但不得超過10%。
限速器的一般技術要求
動作速度≥115%的額定速度
限速器動作時對鋼絲繩的作用力下列兩者中之較大者:
300牛頓,安全鉗動作所需力的兩倍;
限速器鋼絲繩直徑≥6mm,一般為8mm。
限速器漲緊輪應有導向裝置,并設有斷繩開關(非自動復位)
限速器整定彈簧應有鉛封,絕不允許他人隨意調整。
限速器的種類
一般采用離心式限速器,以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來反映電梯的實際運行速度,常用的有甩塊式和甩球式。
根據限速器在動作時對鋼絲繩的夾持是剛性的還是彈性的,又可分為剛性夾持式和彈性夾持式及摩擦式。
剛性夾持式
組成:繩鉗彈簧、夾繩鉗、壓縮彈簧、連接板、拋塊、心軸、繩輪、棘齒罩、機架及偏心叉等。
工作原理:電梯運行時,繩輪在鋼絲繩的帶動下旋轉,由于離心力的作用使拋塊向外張開,當限速器速度達到整定速度值時,離心力的增大使拋塊鍥住棘輪罩上的棘齒,帶動棘輪罩轉動,并使偏心叉隨著回轉,從而帶動夾繩鉗將鋼絲繩夾住。
限速器對鋼絲繩的夾持力是不可調的,繩索一旦被夾住,就會越夾越緊,因此稱為剛性夾持式。
剛性夾持式對鋼絲繩的損傷比較大,僅適宜于低速電梯,一般限速器上沒有超速開關。
正常情況下,繩鉗與鋼絲繩之間應有3mm以上的間隙,繩鉗上端的壓縮彈簧在繩鉗夾持鋼絲繩時能起到一點緩沖作用。
彈性夾持式
限速器上安裝有超速開關,限速器對電梯速度的限制作用分為兩個獨立的動作
當電梯運行速度達到限速器超速開關動作速度時,超速開關首先動作,同時切斷安全回路,制動器失電抱閘,使電梯停止運行,限速器超速開關動作速度亦稱為第一動作速度。
摩擦式
動作原理與前兩者不同,當電梯運行速度達到限速器限定值時,繩輪被限制不動,鋼絲繩與繩輪輪槽間的摩擦力將提起安全鉗拉桿使安全鉗鉗塊動作,適宜于低速梯(如GBP等)
限速器安裝
限速器安裝要求
鉛垂度≤0.5mm,運轉平穩(wěn)
安裝位置正確,底座牢固
出廠動作速度整定鉛封完好
接地良好
限速器鋼絲繩漲緊合適且運行中不得與轎廂或對重等相碰
距導軌導向面及頂面偏差≤10mm。
安全鉗
安全鉗定義與設置要求
定義:轎廂或對重向下運動時發(fā)生打滑、斷繩、失控等而出現超速向下的情況下,與限速器產生聯(lián)動,拉桿被提起,使安全鉗鍥塊或滾珠等產生上升或水平移動,同時使曳引機和制動器斷電,使轎廂減速并被安全鉗制停在導軌上。
安全鉗主要由連桿機構、鉗塊拉桿、鉗塊及鉗座等組成。
瞬時式安全鉗:瞬時式安全鉗的鉗座是簡單的整體式結構,因此又稱剛性安全鉗,由于鉗座是剛性的,鍥塊從夾持導軌到電梯制停,時間極短,因而造成很大的沖擊力。適宜于速度≤0.63米/秒的電梯。
漸進瞬時式安全鉗(≤1米/秒)。
安全鉗的鉗塊型式:常見的有偏心式、單鍥塊式、滾子式及雙鍥塊式等,其中雙鍥塊式在作用過程中轎廂兩側受力均勻,對導軌的損傷較小,因此應用最為廣泛,目前大都采用此種鉗塊型式。
安全鉗的制停距離及制停減速度
制停距離指限速器夾繩鉗動作起至轎廂被制停在導軌上止,轎廂所滑行的距離,這段距離由下列兩部分組成:
限速器鋼絲繩被夾持時的滑移距離,即拉桿被提起到鉗塊夾住導。
鉗塊夾住導軌不動后,鉗座相對于鉗塊的滑移距離
制停減速度是電梯被安全鉗制停過程中的平均減速度,過大的制停減速度會造成劇烈的沖擊,人體及電梯結構均受到損傷,因此必須加以限制,其值應≤0.2-1g。
對于瞬時安全鉗,因鉗座是剛性的,制停距離極小,必須嚴格限制電梯的運行速度。
但對于漸進式安全鉗來說,則可以通過限制制停距離來控制減速度,一般制停距離規(guī)定有最小值與最大值,最小值限制了減速度,而最大值限制了電梯的滑行距離。
緩沖器
緩沖器是電梯的最后一道安全保護裝置,當電梯失控沖頂或蹲底時,緩沖器將吸收和消耗電梯的沖擊能量,使電梯安全減速并停止在底坑。
緩沖器安裝在井道的底坑里,轎廂和對重各配有1-2個。
緩沖器型式
蓄能型緩沖器即彈簧緩沖器,使用范圍≤1米/秒。
耗能型緩沖器即油壓緩沖器,適用于任何電梯。
其它如橡膠型、氣壓型等。
電梯主要使用兩種緩沖器即彈簧式和油壓式
工作性能要求:在電梯以額定載荷及115%額定速度下,緩沖時的平均減速度應≤g(9.8米/秒2),最大減速度≤2.5g(24.5米/秒2)的持續(xù)時間不超過1/25秒,同時規(guī)定了緩沖器的最大緩沖速度及最小緩沖行程。
緩沖器安裝要求
兩緩沖器頂面高度差≤2mm
撞板與緩沖器中心偏差≤20mm
緩沖器接地良好
液壓緩沖器柱塞加油脂保護
鉛垂度≤0.5%
緩沖器液壓用油符合要求且在油標范圍內,無滲漏。
電氣控制系統(tǒng)
電梯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主要是指對電梯主曳引電動機和門機的啟動、運行方向、減速、停止的控制,以及對每層站顯示、層站召喚、轎內指令、安全保護等指令信號進行管理。操縱是實行每個控制環(huán)節(jié)的方式和手段。
控制系統(tǒng)的功能與性能直接決定著電梯的自動化程度和運行性能。隨著微電子技術、交流調速理論和電力電子學的迅速發(fā)展及廣泛使用,不僅提高了電梯的整機性能,而且也改善了電梯的乘坐舒適感、提高了電梯控制的技術水平和運行可靠性。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類型除傳統(tǒng)的繼電器控制外,PLC控制和微機控制的電梯產品已成為主流。
電梯電氣控制系統(tǒng)主要由下述裝置組成:操縱箱、召喚盒、層站位置顯示裝置、平停層裝置(換速,平層裝置)、端站強迫換速開關,限位開關、控制柜、各位置檢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