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劇犊哲?5旅旅長是誰》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哪位大神知道諾門罕戰(zhàn)役蘇軍戰(zhàn)斗序列
2、us army 主要部隊都分成什么? 有us mc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劇犊哲?5旅旅長是誰》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哪位大神知道諾門罕戰(zhàn)役蘇軍戰(zhàn)斗序列
- 2、us army 主要部隊都分成什么? 有us mc還有75游騎兵團101空降師還有什么著名的部隊!還有他們的標志!
- 3、空軍航空兵旅都有哪些連隊組成,例如警衛(wèi)連,氣象臺,軍械股等等
- 4、中國空軍有幾個航空兵旅
- 5、美國陸軍的組織結(jié)構(gòu)
- 6、美國陸軍的構(gòu)成
哪位大神知道諾門罕戰(zhàn)役蘇軍戰(zhàn)斗序列
在諾門坎戰(zhàn)役之前,日軍極度輕視蘇軍,認為一個日本兵足以對付3個俄國兵。
一開始擬定的戰(zhàn)略也就是邊境掃蕩行動,只出去一個聯(lián)隊,就這么點人還搞個分兵合擊,結(jié)果還迷路了
接著又犯了逐次增兵的老毛病。23師團先上,快殘廢了才上7師團和重炮聯(lián)隊。而毛子是一口氣全上了
最終時刻,還是盲目自信,雖然有情報表示蘇聯(lián)正在增兵,關(guān)東軍還是不相信
結(jié)果被合圍,大敗
二就是武器方面的因素
坦率的說,在輕武器和坦克方面,日本吃虧并不大,當時日本的97坦克對毛子的T26和BT5基本是旗鼓相當,但在火炮方面就差大了
日本在東北當時總共才兩個150重炮聯(lián)隊,師團的炮主要還是75毫米口徑的
而一個毛子步兵師就有12門122毫米炮,外帶152加農(nóng)炮,火力10倍于日本
按照當時參戰(zhàn)者的回憶,日本炮彈很快打光,接著就是挨炸
航空兵也是一樣,日本走的是精兵政策,到了后來全消耗光了,干挨炸
us army 主要部隊都分成什么? 有us mc還有75游騎兵團101空降師還有什么著名的部隊!還有他們的標志!
美國陸軍United States Army,是美國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負責陸地上的作戰(zhàn)。它組建于1775年6月14日,2002年有現(xiàn)役軍人480,000名,預(yù)備役軍人555,000名。預(yù)備役之中350,000名編成為美國國民警衛(wèi)隊(ARNG),205,000名編成為美國陸軍預(yù)備役部隊(USAR))。GI是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的別稱。1.集團軍:最高指揮官的軍銜通常為上將(GEN);2.軍:通常下轄兩個或更多的師以及軍屬支援旅,指揮官通常為中將(LTG)。3.師:指揮官師長的軍銜為少將(MG)。4.旅 (或團):通常由三個或更多的營組成,指揮官為上校(COL)或準將軍銜。5.營 (或中隊):多數(shù)陸軍部隊編成為營,但是騎兵往往編成為中隊(營級)。一個營級的單位由一個中校軍銜者指揮,并由一個司令軍士長輔助。一個營級單位的指揮員包括有:一個營長,一個營主任參謀,一個司令軍士長和營部;3-5個連長,3-5個連主任參謀,3-5個軍士長及其連部;6個或更多的排長,6個或更多排軍士;12個或更多班長。6.連 (或炮兵連battery/騎兵連troop):炮兵通常編成為炮兵連batteries;騎兵通常編成為騎兵連troops。一個連級單位,通常由一個上尉指揮,一個軍士長輔助。指揮人員通常包括:一個連長,一個軍士長,之外還有一個連主任參謀及連部。下屬兩個或更多的排長,排軍士,4個或更多的班長。7.排:通常由一個中尉指揮,一個上士輔助。排級單位的指揮員為一個排長,一個排軍士,兩個或多個班長。小隊:通常由參謀軍士協(xié)助下級班長指揮,經(jīng)常用于連隊中各排之間的協(xié)作。8.班:班長的軍銜通常為參謀軍士,中士或下士,一個班通常有8到10名士兵。9.爆破組:通常由4名士兵組成:一個爆破組長,一個擲彈兵和兩個步兵。根據(jù)功能不同,美國陸軍的組織結(jié)構(gòu)還可分為:1.戰(zhàn)斗部隊,包括步兵,裝甲兵,炮兵,高射炮兵/防空炮兵,工兵,陸軍航空兵,特種兵。2.戰(zhàn)斗支援部隊,包括通信兵,偵察兵/情報兵,防化兵,憲兵/軍事警察。3.后勤部隊,包括軍事法庭,民兵指揮官部隊,財政部隊,運輸部隊,軍需部隊,軍火部隊,軍醫(yī),部隊,醫(yī)療服務(wù)部隊,護士部隊。第1裝甲師 4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1騎兵師 4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1步兵師 2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2個(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2步兵師 1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3個(中型)斯特瑞克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3步兵師 4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4步兵師 3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1個(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10山地師 4個(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25步兵師 2個(中型)斯特瑞克旅戰(zhàn)斗隊,1個(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輕型)空降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82空降師 4個(輕型)空降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第101空降師4個(輕型)空中突擊步兵旅戰(zhàn)斗隊,2個航空旅獨立旅和團第170(重型)步兵旅(機械化,2010年激活)第172(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第173(輕型)空降步兵旅戰(zhàn)斗隊第2(中型)斯特瑞克騎兵團第3裝甲騎兵團第11裝甲騎兵團部隊戰(zhàn)斗序列美國陸軍第1軍:自稱“先前作戰(zhàn)”軍,隸屬美國陸軍預(yù)備役部隊美國陸軍第78步兵師 自稱“閃電”師。,基地位于美國新澤西州愛迪生(培訓支持)第1旅(培訓支持)第2旅(培訓支持)第3旅(培訓支持)第4旅(培訓支持)第5旅 自稱“我們能”(培訓支持)美國陸軍第85步兵師,自稱“卡斯特” 師。(培訓支持)第1旅(培訓支持)第2旅(培訓支持)第3旅(培訓支持)第4旅(培訓支持)美國陸軍第87步兵師,自稱“金果”師,基地位于美國伯明翰(培訓支持)第1旅(培訓支持)第2旅(培訓支持)第3旅(培訓支持)第4旅(培訓支持)第5旅(培訓支持)軍部直屬部隊第4騎兵旅 (培訓支持)第157步兵旅 (培訓支持)第188步兵旅 (培訓支持)第205步兵旅 (培訓支持)美國陸軍第3軍: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ARCENT)C/JTF部隊,位于科威特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部隊,位于科威特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部隊,位于沙特阿拉伯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部隊,位于卡塔爾陸軍先前儲備庫(APS-3)陸軍先前儲備庫(APS-5)美國陸軍第5軍(預(yù)備役部隊):美國陸軍第7輕型步兵師,自稱“刺刀”師,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卡森堡第39輕型獨立步兵旅第41輕型獨立步兵旅第45輕型獨立步兵旅美國陸軍第75步兵師, 基地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培訓支持)第1旅 (培訓支持)第2旅 (培訓支持)第3旅 (培訓支持)第4旅 (培訓支持)美國陸軍第91步兵師, 基地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培訓支持)第1旅 (培訓支持)第2旅 (培訓支持)第3旅 (培訓支持)第4旅 (培訓支持)軍部直屬部隊第5裝甲旅 (培訓支持)第120步兵旅 (培訓支持)第166航空兵旅 (培訓支持)第191步兵旅 (培訓支持)美國陸軍第7軍: 美國陸軍駐歐洲部隊美國陸軍第5集團軍/特遣隊 ,自稱“勝利軍”,基地位于德國海德堡美國陸軍第1步兵師,自稱“紅一縱隊”,基地位于德國伍茲堡美國陸軍第1裝甲師,基地位于德國威斯巴登美國陸軍第8軍:美國陸軍駐韓國部隊美國陸軍第2步兵師,自稱“印第安人頭”,基地位于韓國紅云美國陸軍第25輕型步兵師,自稱“北回歸線閃電”師,基地位于美國夏威夷斯科菲爾德美國陸軍第1集團軍/特遣隊,自稱“美國軍團”,基地位于美國華盛頓劉易斯堡第2步兵師第3輕型旅第25步兵師第1輕型旅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基地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胡德堡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美國陸軍第4機步師--第3集團軍國民警衛(wèi)隊美國陸軍第7輕型步兵師 ,自稱“刺刀” 師, 基地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卡森堡第18空降軍美國陸軍第3機步師 (機械化師),自稱“巖爾馬恩”師,基地位于美國喬治亞州的斯圖爾特堡第1旅,自稱“奇兵”旅第2旅,自稱“斯巴達”旅第3旅,自稱“大錘”旅美國陸軍第10輕型山地師,基地位于美國紐約州鼓堡第1旅第2旅第3旅第27旅,自稱"Oions",隸屬紐約美國國民警衛(wèi)隊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基地位于美國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第82航空兵旅第325空降兵團第325空降兵團第2營第325空降兵團第3營第504傘兵團第504傘兵團第1營第504傘兵團第3營第505傘兵團第505傘兵團第1營第505傘兵團第2營第505傘兵團第3營美國陸軍第101空中突擊師,自稱“嘯鷹”,基地位于美國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第101航空兵旅第159航空兵旅第327傘兵團,自稱"巴斯通"團第327傘兵團第1營第327傘兵團第2營第327傘兵團第3營第502傘兵團,自稱“打擊”團第502傘兵團第1營第502傘兵團第2營第502傘兵團第3營第187傘兵團,自稱"Rakkasans"團第187傘兵團第1營第187傘兵團第2營第187傘兵團第3營第18空降軍炮兵第18野戰(zhàn)炮兵旅第2裝甲騎兵團第16憲兵空降旅第18航空空降旅第20工兵空降戰(zhàn)斗旅第35空降通信旅第108防空炮兵旅第229戰(zhàn)斗航空團第229攻擊直升機團第1營第229攻擊直升機團第3營第525空降軍情旅美國陸軍第24機步師,基地位于美國堪薩斯州的賴利堡美國的 綠色貝雷帽 三角洲 海豹突擊隊 82空降師101空降師綠色貝雷帽三角洲部隊
空軍航空兵旅都有哪些連隊組成,例如警衛(wèi)連,氣象臺,軍械股等等
經(jīng)過編制體制調(diào)整,人民空軍現(xiàn)有長春、大連、大同、西安、烏魯木齊、和田、昆明、拉薩、武漢、南寧、上海、福州、漳州十三個空軍指揮所。航空兵第一、二、三、六、七、九、十二、十四、十八、十九、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九、三十、三十三、三十七、四十二、四十四師,共十九個殲擊機師;航空兵第五、十一、二十八師,共三個強擊機師;航空兵第十、第三十六兩個轟炸機師;航空兵第四、十三、三十四三個運輸機師;航空兵第八(轟炸機與加油機)、十五(強擊機與殲擊機)兩個混編師。另有若干獨立航空兵團,其中包括航測團、試飛團、偵察機團、偵察干擾團、預(yù)警機大隊等。
中國空軍有幾個航空兵旅
現(xiàn)在正在進行師改旅的試點
從公開報道上看改了兩個,一個是新疆的空37師改旅,這個軍報已經(jīng)報道了,說形成了戰(zhàn)斗力
還有一個是29旅,正在改
新的編制體制將取消師團級單位,飛行團加場站組成旅級單位,每個航空兵旅(聯(lián)隊)編3到5個飛行大隊,4-6個旅(聯(lián)隊)組成一個空軍軍,其中可以編2-3個殲擊機旅(聯(lián)隊),1-2個強擊機或者叫戰(zhàn)轟機旅(聯(lián)隊),1個預(yù)警及電子對抗旅(聯(lián)隊),做到攻守兼?zhèn)?,實現(xiàn)空軍的合成化。
美國陸軍的組織結(jié)構(gòu)
美國陸軍的組織變革
根據(jù)1920年6月4日美國國會頒布的《國防法》,美國陸軍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正規(guī)陸軍、國民警衛(wèi)隊和陸軍后備隊。
由征召的預(yù)備役軍官、志愿役和義務(wù)役士兵組成的正規(guī)陸軍和陸軍國民警衛(wèi)隊成為美國陸軍主要作戰(zhàn)力量,其中征召役的服役定義是“持續(xù)時間”超過6個月。
根據(jù)1920年6月4日的《國防法》,正規(guī)軍員額是28.8萬人。根據(jù)這個法律,將全國分為9個軍區(qū),隸屬3個集團軍司令部管轄。每個軍區(qū)包括1個正規(guī)陸軍師,2個國民警衛(wèi)師和3個一類后備隊師。但由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不僅沉浸在“戰(zhàn)爭已經(jīng)永遠結(jié)束”的夢幻當中,而且政府更加熱衷于經(jīng)濟,對《國防法》僅是口頭上表示支持,卻不見行動,所以這個目標并未實現(xiàn)。盡管有1920年《國防法》帶來的令人鼓舞的前景,但1920年至1930年這段時期,美國陸軍的戰(zhàn)備狀況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差。
在麥克阿瑟接任陸軍參謀長時(任期自1930年11月21日至1935年10月1日),陸軍部的預(yù)算只有三億五千萬美元。但陸軍再也找不到比麥克阿瑟更能干的人來指引其度過這一黑暗時刻。麥克阿瑟也為美國擴軍備戰(zhàn)而努力,他警告道:“陸軍的兵力及其戰(zhàn)備水平已處在危險線以下。”
麥克阿瑟在人事和物資方面改善了美國陸軍的赤字情況,領(lǐng)導并制定了工業(yè)動員和兵員補充計劃。他將全國分成了14個軍區(qū),并安排了一項緊急戰(zhàn)備計劃,一旦實行動員,陸軍參謀長將成為野戰(zhàn)部隊司令,戰(zhàn)備計劃部將成為陸軍參謀部和野戰(zhàn)部隊司令部的核心。
在1940年7月,為了應(yīng)對即將到來的戰(zhàn)爭,美國陸軍司令部在華盛頓成立,馬歇爾出任陸軍總司令。后來美國實施兩洋作戰(zhàn),而陸軍總司令部不便指揮,以及陸軍部長亨利-史汀生(1940年7月至1945年9月任陸軍部長)為了強調(diào)美國總統(tǒng)是武裝部隊總司令,而于1942年3月撤消陸軍總司令部。
1940年10月,陸軍進行初步改組,由陸軍副參謀長兼任陸軍航空兵司令,使陸軍航空兵的地位得到提高。
1941年7月,陸軍航空兵升級為更加獨立的陸軍航空隊。
1942年2月9日,美國成立了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在戰(zhàn)爭中多次與英國參謀長聯(lián)合委員會舉行會議,實施戰(zhàn)略籌劃和戰(zhàn)爭指導,為贏得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2年3月9日,陸軍再次改組,組建陸軍地面部隊、陸軍航空部隊和陸軍勤務(wù)部隊,并成為美國陸軍三大組成部分,由三個獨立平行的司令部負責。撤消陸軍總司令部,組建陸軍地面部隊司令部,首任司令為萊利斯-詹姆斯-麥克奈爾中將(Lesley James Mcnair, 1942年3月至1944年7月任美國陸軍地面司令,死于美國第8航空隊誤炸),負責為作戰(zhàn)行動提供適當?shù)木幗M,也負責訓練和裝備陸軍地面部隊。其主要下屬機構(gòu)包括:空降兵司令部、裝甲部隊司令部、坦克兵訓練指揮中心、沙漠作戰(zhàn)訓練中心和補充及院校司令部等。
戰(zhàn)爭期間,經(jīng)由該司令部提供的經(jīng)過適當編組、訓練和裝備的陸軍地面部隊超過200萬人。陸軍地面部隊是二戰(zhàn)中的真正主角。在戰(zhàn)爭中,地面部隊司令部管理著4194000名士兵和230000名軍官。地面部隊人員傷亡占到了美軍總傷亡的80%,參與了40多個在敵人海岸的登陸行動,俘虜了超過3100萬名敵人。在戰(zhàn)爭中美國陸軍總共動員了92個師,其中在1940年至1942年動員了65個新師。陸軍地面部隊共有90個師準備好參加作戰(zhàn),實際上調(diào)用了其中88個師,盡管有一些師出現(xiàn)了嚴重的傷亡,但陸軍地面部隊仍然保持著全部或接近全部的作戰(zhàn)實力。
美國陸軍作戰(zhàn)部隊依據(jù)其裝備的武器和作戰(zhàn)方法進行分類,如步兵(地面兵和空降兵)、裝甲兵、騎兵、炮兵(野戰(zhàn)炮兵、海岸炮兵和防空炮兵)。作為戰(zhàn)斗部隊投入作戰(zhàn)時,伴隨著為其提供補給、維修和管理的勤務(wù)部隊,它們支援戰(zhàn)斗部隊來全力投入作戰(zhàn)。勤務(wù)部隊包括工兵、通信兵、運輸兵、醫(yī)務(wù)兵、化學兵、財務(wù)兵、軍棋兵、憲兵和軍需官。人事和行政勤務(wù)工作由軍法局、隨軍牧師、監(jiān)察局等完成。
美國陸軍的戰(zhàn)術(shù)單位編制
美國陸軍的組織單位可由小到大排列如下: 戰(zhàn)術(shù)單位 人員編制 指揮官軍銜 班 12 陸軍下士 排 50 陸軍中尉 連 200 陸軍上尉 營 900 陸軍少校 團 3200 陸軍上校 師 15000 陸軍少將 軍 75000 陸軍中將 集團軍 300000 陸軍上將 備注: 集團軍:最高指揮官的軍銜通常為上將(GEN); 2.軍:通常下轄兩個或更多的師以及軍屬支援旅,指揮官通常為中將(LTG)。
3.師:指揮官師長的軍銜為少將(MG)。
4.旅 (或團):通常由三個或更多的營組成,指揮官為上校(COL)或準將軍銜。
5.營 (或中隊):多數(shù)陸軍部隊編成為營,但是騎兵往往編成為中隊(營級)。一個營級的單位由一個中校軍銜者指揮,并由一個司令軍士長輔助。一個營級單位的指揮員包括有:一個營長,一個營主任參謀,一個司令軍士長和營部;3-5個連長,3-5個連主任參謀,3-5個軍士長及其連部;6個或更多的排長,6個或更多排軍士;12個或更多班長。
6.連 (或炮兵連battery/騎兵連troop):炮兵通常編成為炮兵連batteries;騎兵通常編成為騎兵連troops。一個連級單位,通常由一個上尉指揮,一個軍士長輔助。指揮人員通常包括:一個連長,一個軍士長,之外還有一個連主任參謀及連部。下屬兩個或更多的排長,排軍士,4個或更多的班長。
7.排:通常由一個中尉指揮,一個上士輔助。排級單位的指揮員為一個排長,一個排軍士,兩個或多個班長。
小隊:通常由參謀軍士協(xié)助下級班長指揮,經(jīng)常用于連隊中各排之間的協(xié)作。
8.班:班長的軍銜通常為參謀軍士,中士或下士,一個班通常有8到12名士兵。
9.爆破組:通常由4名士兵組成:一個爆破組長,一個擲彈兵和兩個步兵。
根據(jù)功能不同,美國陸軍的組織結(jié)構(gòu)還可分為:
1.戰(zhàn)斗部隊,包括步兵,裝甲兵,炮兵,高射炮兵/防空炮兵,工兵,陸軍航空兵,特種兵。
2.戰(zhàn)斗支援部隊,包括通信兵,偵察兵/情報兵,防化兵,憲兵/軍事警察。
3.后勤部隊,包括軍事法庭,民兵指揮官部隊,財政部隊,運輸部隊,軍需部隊,軍火部隊,軍醫(yī)部隊,醫(yī)療服務(wù)部隊,護士部隊。
最高指揮官
陸軍最高文職行政長官是陸軍部部長,他是陸軍部主管。和海軍部部長、空軍部部長一起由國防部部長領(lǐng)導。在1947年7月26日制定《國家安全法》(和創(chuàng)建國防部)前,陸軍最高文職行政長官是成立于1789年初的美國戰(zhàn)爭部(又稱戰(zhàn)爭辦公室)部長。
美國陸軍的首長是美國陸軍參謀長,此參謀長為四星上將并為美軍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成員。和美軍其他軍種的參謀長一樣,陸軍參謀長并不直接管理部隊,他的任務(wù)是制定戰(zhàn)斗策略。目前的美國陸軍參謀長是雷蒙德·奧迪耶諾上將。
美國陸軍的實際最高指揮官是各地區(qū)聯(lián)合司令部的司令官。例如,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約翰·阿比扎伊德(John Abizaid)將軍。
現(xiàn)役10個陸軍師
第1裝甲師 4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1騎兵師 4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1步兵師 2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2個(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2步兵師 1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3個(中型)斯特瑞克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3步兵師 4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4步兵師 3個重型旅戰(zhàn)斗隊,1個(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10山地師 4個(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25步兵師 2個(中型)斯特瑞克旅戰(zhàn)斗隊,1個(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輕型)空降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82空降師 4個(輕型)空降步兵旅戰(zhàn)斗隊,1個航空旅
第101空中突擊師4個(輕型)空中突擊步兵旅戰(zhàn)斗隊,2個航空旅
獨立旅和團
第75游騎兵團(特種作戰(zhàn)、正面作戰(zhàn)兼可)
第170(重型)步兵旅(機械化,2010年激活)
第172(輕型)步兵旅戰(zhàn)斗隊
第173(輕型)空降步兵旅戰(zhàn)斗隊
第2(中型)斯特瑞克騎兵團
第3裝甲騎兵團
第11裝甲騎兵團
三角洲特種部隊
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第160特種作戰(zhàn)航空團
部隊戰(zhàn)斗序列
美國陸軍第1軍:自稱“先前作戰(zhàn)”軍,隸屬美國陸軍預(yù)備役部隊
美國陸軍第78步兵師 自稱“閃電”師。,基地位于美國新澤西州愛迪生(培訓支持)
第1旅(培訓支持)
第2旅(培訓支持)
第3旅(培訓支持)
第4旅(培訓支持)
第5旅 自稱“我們能”(培訓支持)
美國陸軍第85步兵師,自稱“卡斯特” 師。(培訓支持)
第1旅(培訓支持)
第2旅(培訓支持)
第3旅(培訓支持)
第4旅(培訓支持)
美國陸軍第87步兵師,自稱“金果”師,基地位于美國伯明翰(培訓支持)
第1旅(培訓支持)
第2旅(培訓支持)
第3旅(培訓支持)
第4旅(培訓支持)
第5旅(培訓支持)
軍部直屬部隊
第4騎兵旅 (培訓支持)
第157步兵旅 (培訓支持)
第188步兵旅 (培訓支持)
第205步兵旅 (培訓支持)
美國陸軍第3軍: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ARCENT)
C/JTF部隊,位于科威特
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部隊,位于科威特
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部隊,位于沙特阿拉伯
美國陸軍中央司令部部隊,位于卡塔爾
陸軍先前儲備庫(APS-3)
陸軍先前儲備庫(APS-5)
美國陸軍第5軍(預(yù)備役部隊):
美國陸軍第7輕型步兵師,自稱“刺刀”師,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卡森堡
第39輕型獨立步兵旅
第41輕型獨立步兵旅
第45輕型獨立步兵旅
美國陸軍第75步兵師, 基地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培訓支持)
第1旅 (培訓支持)
第2旅 (培訓支持)
第3旅 (培訓支持)
第4旅 (培訓支持)
美國陸軍第91步兵師, 基地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培訓支持)
第1旅 (培訓支持)
第2旅 (培訓支持)
第3旅 (培訓支持)
第4旅 (培訓支持)
軍部直屬部隊
第5裝甲旅 (培訓支持)
第120步兵旅 (培訓支持)
第166航空兵旅 (培訓支持)
第191步兵旅 (培訓支持)
美國陸軍第7軍: 美國陸軍駐歐洲部隊
美國陸軍第5集團軍/特遣隊 ,自稱“勝利軍”,基地位于德國海德堡
美國陸軍第1步兵師,自稱“紅一縱隊”,基地位于德國伍茲堡
美國陸軍第1裝甲師,基地位于德國威斯巴登
美國陸軍第8軍:美國陸軍駐韓國部隊
美國陸軍第2步兵師,自稱“印第安人頭”,基地位于韓國紅云
美國陸軍第25輕型步兵師,自稱“北回歸線閃電”師,基地位于美國夏威夷斯科菲爾德
美國陸軍第1集團軍/特遣隊,自稱“美國軍團”,基地位于美國華盛頓劉易斯堡
第2步兵師第3輕型旅
第25步兵師第1輕型旅
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基地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胡德堡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
美國陸軍第4機步師
--第3集團軍國民警衛(wèi)隊
美國陸軍第7輕型步兵師 ,自稱“刺刀” 師, 基地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卡森堡
第18空降軍
美國陸軍第3機步師 (機械化師),自稱“巖爾馬恩”師,基地位于美國喬治亞州的斯圖爾特堡
第1旅,自稱“奇兵”旅
第2旅,自稱“斯巴達”旅
第3旅,自稱“大錘”旅
美國陸軍第10輕型山地師,基地位于美國紐約州鼓堡
第1旅
第2旅
第3旅
第27旅,自稱Oions,隸屬紐約美國國民警衛(wèi)隊
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基地位于美國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
第82航空兵旅
第325空降兵團
第325空降兵團第2營
第325空降兵團第3營
第504傘兵團
第504傘兵團第1營
第504傘兵團第3營
第505傘兵團
第505傘兵團第1營
第505傘兵團第2營
第505傘兵團第3營
美國陸軍第101空中突擊師,自稱“嘯鷹”,基地位于美國肯塔基州坎貝爾堡
第101航空兵旅
第159航空兵旅
第327傘兵團,自稱巴斯通團
第327傘兵團第1營
第327傘兵團第2營
第327傘兵團第3營
第502傘兵團,自稱“打擊”團
第502傘兵團第1營
第502傘兵團第2營
第502傘兵團第3營
第187傘兵團,自稱Rakkasans團
第187傘兵團第1營
第187傘兵團第2營
第187傘兵團第3營
第18空降軍炮兵
第18野戰(zhàn)炮兵旅
第2裝甲騎兵團
第16憲兵空降旅
第18航空空降旅
第20工兵空降戰(zhàn)斗旅
第35空降通信旅
第108防空炮兵旅
第229戰(zhàn)斗航空團
第229攻擊直升機團第1營
第229攻擊直升機團第3營
第525空降軍情旅
美國陸軍第24機步師,基地位于美國堪薩斯州的賴利堡
美國陸軍的構(gòu)成
美國陸軍主要編有:7個司令部(3個集團軍司令部和4個軍部,其中1個為空降軍部);10個作戰(zhàn)師(2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師、2個輕步兵師、1個空中突擊師、1個空降師)、13個旅(7個航空旅、6個炮兵旅);3個裝甲騎兵團;2個營群(1個步兵營群、1個空降營群);12個防空導彈營;另有2個一體化師。
美國陸軍的作戰(zhàn)師分為三種六類: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輕步兵師、山地師、空降師和空中突擊師。其中,裝甲師和機械化步兵師為重型裝備師,輕步兵師和山地師為輕型裝備師,空降師和空中突擊師快速反應(yīng)師.
第一、重型裝備師:分別為第1騎兵師、第1裝甲師、第1機步師、第2機步師、第3機步師和第4機步師。
1、美國第1騎兵師,綽號為“第一隊”,隸屬于陸軍第3軍。該師正式成立于1929年9月,是美軍快速反應(yīng)部隊中的兩個重型師之一。先后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和海灣戰(zhàn)爭。
全師編制總?cè)藬?shù)17000人,下轄師部與師部連;3個騎兵旅(共編6個重型坦克營和4個機步營);1個工兵旅;1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通信營;1個師炮兵司令部(下轄3個自行榴彈炮兵營、1個多管火箭炮兵連);1個師支援司令部;1個師航空旅等。
全師主要裝備有:M1-A5型主戰(zhàn)坦克348輛;M2-A6型步兵戰(zhàn)斗車、M3-A5型騎兵戰(zhàn)斗車等各型裝甲作戰(zhàn)車輛798輛;火炮147門;高炮36門;反坦克導彈發(fā)射裝置48輛(或部);防空導彈發(fā)射裝置93輛(或部);AH-64H型攻擊直升機、AH-66B型攻擊直升機、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OH-60型觀察直升機、EH-60型電子戰(zhàn)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127架。
2、美國第1裝甲師,綽號為“勇敢”,隸屬于陸軍第5軍。該師成立于1940年7月,是美軍裝甲兵成立最早的部隊,也是目前美軍惟一的裝甲師。先后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海灣戰(zhàn)爭和波黑維和行動。
全師編制總?cè)藬?shù)17000人,轄1個師部與師部連;2個裝甲旅旅部與旅部連(共轄6個重型坦克營);1個機步旅旅部與旅部連(轄4個機步營);1個工兵旅;1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通信營;1個師炮兵司令部(下轄3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兵營、1個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兵連);1個師支援司令部;1個師航空旅(下轄2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空中突擊連、1個航空指揮連、1個騎兵中隊);1個化學連;1個憲兵連及1個師樂隊。
全師的主要裝備有:M1-A5型主戰(zhàn)坦克348輛;M2-A6型步兵戰(zhàn)斗車216輛,M3-A5型騎兵戰(zhàn)斗車100輛;其它裝甲車輛475輛;火炮172門;高炮24門;反坦克導彈發(fā)射裝置144輛(或部);防空導彈發(fā)射裝置36輛(或部);AH-64H型攻擊直升機、AH-66B型攻擊直升機、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OH-60型觀察直升機、EH-60型電子戰(zhàn)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127架。
3、美國第1機步師,綽號為“大紅”,隸屬于陸軍第7集團軍。該師誕生于1917年5月24日,當時被稱為美國第1遠征師。
全師編制總?cè)藬?shù)18000人,下轄1個裝甲旅旅部和旅部連;2個機步旅旅部和旅部連,共編有5個重型坦克營;5個機械化步兵營;1個戰(zhàn)斗航空旅(轄2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戰(zhàn)斗支援航空營、1個騎兵中隊);1個師支援司令部(轄3個前方支援營、1個保養(yǎng)支援營、1個運輸飛機保養(yǎng)連);1個師炮兵司令部(轄3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營、1個M270多管火箭炮連、1個目標搜索連);1個通信營;1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化學連;1個憲兵連和1個師樂隊。全師主要裝備有:M1-A5型主戰(zhàn)坦克290輛;M2-A6型步兵戰(zhàn)斗車和M3-A5型騎兵戰(zhàn)斗車380輛,其它裝甲車輛692輛;火炮171門,其中55毫米自行榴彈炮72門、多管火箭炮9門、107毫米迫擊炮66門、90毫米無座力炮24門;高炮24門;反坦克導彈發(fā)射裝置180輛(或部);防空導彈發(fā)射裝置60輛(或部);AH-64H型攻擊直升機、AH-66B型攻擊直升機、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127架。
4、美陸軍第2步兵師,綽號為“印第安人頭”。是美太平洋總部轄下的2個步兵師一,常駐韓國,也是美在西太平洋地區(qū)唯一的步兵師。
全師編制總?cè)藬?shù)15000人,裝備編制兼具重型師和輕型師的特點,下轄3個步兵旅(轄4個重型坦克營、3個機械化步兵營);2個空中突擊步兵營;1個戰(zhàn)斗航空旅(轄2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空中突擊直升機營、1個騎兵中隊和1個航空修理連);1個師支援司令部(轄1個前方支援營、1個基本支援營、1個衛(wèi)生營、1個化學連);1個師炮兵司令部(轄2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營、1個M270多管火箭炮營、1個目標搜索連);1個通信營;1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憲兵連和1師樂隊。 全師主要裝備有:M1-A5型主戰(zhàn)坦克232輛;M2-A6型步兵戰(zhàn)斗車和M3-A5型騎兵戰(zhàn)斗車300余輛;AH-64H型攻擊直升機、AH-66B型攻擊直升機、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127架;反坦克導彈發(fā)射裝置324輛(或部);防空導彈系統(tǒng)36部;火炮192門,155毫米自行榴彈炮48門、M270多管火箭炮36門、107毫米迫擊炮54門、90毫米無后坐力炮24門、60毫米迫擊炮18門、81毫米迫擊炮12門;各種車輛3000臺。
5、美國第3機步師,綽號為“馬林石”,成立于1917年11月21日,駐扎在美國本土佐治亞州的斯圖爾特堡。該師擁有快速機動能力、強大的火力與突擊力,以及其他輕型師所不具備的對敵重型師攻擊的防護力,是美軍快反部隊應(yīng)急作戰(zhàn)中最后使用的一支拳頭力量。
全師人員編制、武器裝備與第1機步師相同。
6、美國第4機步師,綽號為“長春藤”,隸屬于第3軍,駐扎在美國本土胡德堡。該師是以坦克和機械化步兵為主體,并包括有空中突擊力量的諸兵種合成部隊,具有快速的機動力、強大的火力與突擊力以及裝甲防護力,是美軍支援全球軍事行動的待機部隊。 全師人員編制、武器裝備與第1機步師相同。
第二、輕型裝備師:分別為第25輕步兵師和第10山地師。
1、美國第25輕步兵師,綽號為“熱帶閃電”,隸屬于第8集團軍,駐扎在美國本土夏威夷州的斯科菲爾德兵營。 全師編制總?cè)藬?shù)11000人,轄1個師部與師部連;3個步兵旅部與旅部連(共轄9個輕型步兵營);1個工兵營;l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通信營;l個師炮兵司令部(下轄3個105毫米牽引榴炮營和1個155毫米牽引榴炮連);1個師支援司令部(下轄1個衛(wèi)生營、1個補給與運輸營、1個維修營、1個運輸機維修連);1個師戰(zhàn)斗航空旅(下轄1個戰(zhàn)斗航空營、1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騎兵中隊);1個憲兵營以及1個師樂隊。 全師主要裝備有:AH-66B型攻擊直升機、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OH-60型觀察直升機、EH-60型電子戰(zhàn)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115架;火炮144門,其中105毫米輕型牽引榴炮54門、81毫米迫擊炮36門、60毫米迫擊炮54門;反坦克導彈發(fā)射裝置304部;防空導彈系統(tǒng)80部;各種作戰(zhàn)車輛和輸送車輛2240輛。
2、美國第10山地師,綽號為“高山”,隸屬于陸軍第18空降軍。駐扎在美國本土紐約州的德拉姆堡,是美軍惟一遂行山地作戰(zhàn)任務(wù)的快速反應(yīng)機動部隊。該師是以輕型步兵為主體的諸兵種合成部隊,全師所有建制裝備均可通過空運快速部署,是美軍執(zhí)行應(yīng)急作戰(zhàn)任務(wù)的一支快速反應(yīng)部隊。 全師人員編制與第25輕步兵師相同。 全師主要裝備有:AH-66B型攻擊直升機、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OH-60型觀察直升機、EH-60型電子戰(zhàn)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102架;火炮152門,其中105毫米輕型牽引榴炮54門、155毫米輕型牽引榴炮8門、81毫米迫擊炮36門、60毫米迫擊炮54門;反坦克導彈發(fā)射裝置206部;防空導彈系統(tǒng)80部;各種作戰(zhàn)車輛和輸送車輛2360輛。
[ 轉(zhuǎn)自鐵血社區(qū) ]
第三、快速反應(yīng)師:分別為第82空降師和第101空中突擊師。
1、美國第82空降師,代號綽“全美”,隸屬美陸軍第18空降軍,駐扎在美國本土北卡羅來納州的布雷格堡。該師成立于1917年,是目前美軍唯一的空降師,長期以來一直被稱為美國戰(zhàn)略部隊的尖刀,是美軍戰(zhàn)略反應(yīng)速度最快的師。
全師編制員額13000人,下轄3個空降旅(每個旅下轄3個空降步兵營);1個戰(zhàn)斗航空旅(下轄1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戰(zhàn)斗航空營、1個空中偵察中隊);1個空降野戰(zhàn)炮兵團(下轄3個空降野戰(zhàn)炮兵營),以及其他直屬分隊等。
全師主要裝備有:AH-66B型攻擊直升機、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OH-60型觀察直升機、EH-60型電子戰(zhàn)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165架;火炮171門,其中155毫米榴彈炮54門、90毫米無后座力炮27門、81毫米迫擊炮36門、60毫米迫擊炮54門;高炮24門;反坦克導彈發(fā)射架320部;防空導彈系統(tǒng)72部;各型戰(zhàn)術(shù)車輛3741輛。
2、美國第101空中突擊師,綽號為“尖叫鷹”,隸屬于第18空降軍,駐扎在美國本土肯塔基州的坎貝爾堡。該師具有快速的空中機動能力、強大的火力與突擊力,能夠遠距離超越地形障礙,對敵實施突然打擊,是美國陸軍惟一主要依靠直升機進行空中機動作戰(zhàn)的快速反應(yīng)部隊。
全師編制員額17000人,編有3個空中突擊旅(各轄3個空中突擊營);一個戰(zhàn)斗航空旅(下轄3個空中突擊直升機營、3個攻擊直升機營、一個中程運輸直升機營、一個指揮航空營、一個空中騎兵中隊);一個通信營;一個工兵營;一個防空炮兵營;一個軍事情報營;一個防化連;一個軍事警察連;師屬炮兵部隊(3個野戰(zhàn)炮兵營);師支援司令部(3個前方支援營、一個主要支援營、一個中級航空維修營、一個空中救護連)。
[ 轉(zhuǎn)自鐵血社區(qū) ]
全師主要裝備有:直升機487架,其中AH-66B型攻擊直升機88架、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203架、UH-64型效用直升機33架、OH-60型觀察直升機109架、GH-47C型運輸直升機48架、EH-60型電子戰(zhàn)直升機6架;反坦克導彈發(fā)射架322部;防空導彈系統(tǒng)72部;各種火炮171門。
……
第二部分——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
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成立于1775年l1月l0日,由地面部隊、航空兵和后勤部隊三部分組成。她是美國的四大兵種之一,也是美國快速反應(yīng)部隊的主要作戰(zhàn)力量。
海軍陸戰(zhàn)隊主要有4個陸戰(zhàn)師、4個陸戰(zhàn)航空兵聯(lián)隊和4個勤務(wù)支援大隊組成(其中1個陸戰(zhàn)師、1個陸戰(zhàn)航空兵聯(lián)隊和1個勤務(wù)支援大隊為預(yù)備役)。
目前,陸戰(zhàn)隊采用的是混合編組方式,主要編為4個陸戰(zhàn)遠征部隊(其中1個陸戰(zhàn)遠征部隊為預(yù)備役)、6個陸戰(zhàn)遠征分隊及若干特種任務(wù)小隊等空地聯(lián)合特遣部隊。
[ 轉(zhuǎn)自鐵血社區(qū) ]
陸戰(zhàn)隊遠征部隊是空地聯(lián)合特遣部隊中規(guī)模最大的任務(wù)編組部隊,主要包括1個加強陸戰(zhàn)師、1個陸戰(zhàn)航空兵聯(lián)隊(配有416架戰(zhàn)斗機)和1個勤務(wù)支援大隊,總兵力為30000至60000人,通常由1名中將指揮。
美國海軍陸戰(zhàn)師:
1、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第1師,隸屬美海軍陸戰(zhàn)隊第一遠征部隊。駐扎在美國本土加利福尼亞州的彭德爾頓營,是美海軍陸戰(zhàn)隊主力師和太平洋美軍戰(zhàn)略機動部隊。
全師編有20000人,下轄第1、第5、第7陸戰(zhàn)步兵團(各轄1個司令部營、3個步兵營)和第11陸戰(zhàn)炮兵團(轄4個炮兵營),師直屬營6個(司令部營、第1輕裝甲偵察管、第1戰(zhàn)斗工兵營、第1坦克營、第1兩棲攻擊營和第1通信營)。
全師主要裝備有:M1-A5型主戰(zhàn)坦克80輛;兩棲戰(zhàn)車233輛;裝甲車輛165輛;火炮273門,其中155毫米榴彈炮108門、203毫米榴彈炮12門、81毫米迫擊炮72門、60毫米迫擊炮81門;反坦克導彈發(fā)射裝置465部;防空導彈系統(tǒng)106部。
2、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第2師,隸屬于美海軍陸戰(zhàn)隊第二遠征部隊。駐扎在美國本土東海岸北卡羅萊納州的勒任兵營,是大西洋艦隊陸戰(zhàn)隊機動突擊部隊。該師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具有較強的作戰(zhàn)能力,是美軍在大西洋總部、南方總部和歐洲總部轄區(qū)內(nèi)唯一的現(xiàn)役陸戰(zhàn)師,也是美軍戰(zhàn)略預(yù)備隊主力師。
全師編有20000人,下轄第2、第6、第8陸戰(zhàn)步兵團(各轄1個司令部營、3個步兵營)和第10陸戰(zhàn)炮兵團(轄4個炮兵營),師直屬營6個(司令部營、第2輕裝甲偵察管、第2戰(zhàn)斗工兵營、第2坦克營、第2兩棲攻擊營和第2通信營)。
全師武器裝備與海軍陸戰(zhàn)隊第1師相同。
3、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第3師,隸屬于美海軍陸戰(zhàn)隊第三遠征部隊。她成立于1942年9月16日的加利福尼亞州的埃利桑特兵營。是美海軍陸戰(zhàn)隊3個現(xiàn)役師中,唯一一個部署在海外的陸戰(zhàn)師。該師駐扎在日本沖繩島的科特尼兵營,是美軍太平洋的機動作戰(zhàn)部隊,主要用于西太平洋和中東地區(qū)。
全師編有20000人,下轄第3、第4、第9陸戰(zhàn)步兵團(各轄1個司令部營、3個步兵營)和第12陸戰(zhàn)炮兵團(轄4個炮兵營),師直屬營6個(司令部營、第3輕裝甲偵察管、第3戰(zhàn)斗工兵營、第3坦克營、第3兩棲攻擊營和第3通信營)。
全師武器裝備與海軍陸戰(zhàn)隊第1師相同。
4、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第4師,駐扎在美國本土墨西哥灣的新奧爾良,該師為預(yù)備役師。
以下為美國陸軍的其他作戰(zhàn)部隊。
第一、美國陸軍現(xiàn)役的其他作戰(zhàn)部隊:
1、美國陸軍第2裝甲騎兵團,綽號為“第二龍”,隸屬于陸軍第18空降軍,駐扎在美國本土路易斯安那州的波克堡。可快速部署至全球各地實行偵察和安全任務(wù)。是美國陸軍“目標陸軍”的實驗試點部隊。
全團下轄第1、第2、第3、第4中隊(空中騎兵);支援中隊;第502軍事情報連;第84工兵連;H-159航空維修連;防空連等勤務(wù)支援部隊。并可得到第21空中支援戰(zhàn)斗中隊的航空支援。
2、美國陸軍第3裝甲騎兵團,以美國本土科羅拉多州的卡森堡為基地,是一支高度機動的機械化部隊。該團成立于1846年,是美國陸軍最老的部隊之一,曾參加過第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等7次大的戰(zhàn)爭和36場戰(zhàn)役。
第3裝甲騎兵團擅長沙漠作戰(zhàn),被稱為“陸軍沙漠作戰(zhàn)專家”。全團下轄3個坦克營、1個炮兵營及支援分隊等。
3、第11裝甲騎兵團(駐美國本土加利福尼亞州的歐文堡);
4、第6空中突擊旅(駐韓國的平澤);
5、第75游騎兵團(駐佐治亞州貝寧堡);
6、第160特種作戰(zhàn)航空團(駐肯塔基州埃貝爾堡);
7、第172步兵旅(駐阿拉斯加州理查森堡);
8、第7步兵師(駐科羅拉多州卡森堡);
9、第24步兵師(駐堪薩斯州賴利堡);
第二、美國本土的國民警衛(wèi)隊師及加強旅:
1、第28步兵師(駐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
2、第29步兵師(駐弗吉尼亞州貝爾沃堡);
3、第34步兵師(駐明尼蘇達州圣保羅);
4、第35步兵師(駐堪薩斯州利文沃爾斯堡);
5、第38步兵師(駐印第安那州印第安那波利斯);
6、第40步兵師(駐加利福尼亞州洛斯阿拉米托斯);
7 第42步兵師(駐紐約州特洛伊);
8、第49裝甲師(駐得克薩斯州奧斯?。?
9、第27步兵旅(駐紐約州錫拉丘茲);
10、第29步兵旅(駐夏威夷州火奴魯魯);
11、第30步兵旅(駐北加州克林頓);
12、第39步兵旅(駐阿肯色州小石城);
13、第41步兵旅(駐俄勒岡州波特蘭);
14、第45步兵旅(駐俄克拉何馬州埃德蒙);
15、第48步兵旅(駐佐治亞州梅肯);
16、第53步兵旅(駐佛羅里達州坦帕);
17、第76步兵旅(駐印第安那州印第安那波利斯);
18、第81步兵旅(駐華盛頓州西雅圖);
19、第116騎兵旅(駐愛達荷州博伊西);
20、第155裝甲旅(駐密西西比州圖珀洛);
21、第218步兵旅(駐南加州紐伯里);
22、第256步兵旅(駐路易斯安那州拉斐特); 23、第278裝甲騎兵團(駐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
第三、美國陸軍預(yù)備役部隊的作戰(zhàn)師:
1、第75師(駐得克薩斯州休斯敦);
2、第78師(駐新澤西州愛迪生);
3、第80師(駐弗吉尼亞州里士滿);
4、第84師(駐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
5、第85師(駐伊利諾伊州阿靈頓高地);
6、第87師(駐亞拉巴馬州伯明翰);
7、第91師(駐加利福尼亞州貝克堡);
8、第95師(駐俄克拉何馬州俄克拉何馬城); 9、第98師(駐紐約州羅徹斯特);
10、第100師(駐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
11、第104師(駐華盛頓州溫哥華);
12、第108師(駐北加州夏洛特 )
[ 轉(zhuǎn)自鐵血社區(qū) ]
關(guān)于《空軍85旅旅長是誰》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