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土耳其這個國家,還是一個敢說敢做的國家,雖說是地區(qū)強國,但在美俄兩個世界級強國面前還敢說不的國家。
前幾年,土耳其在敘土邊境硬是把俄羅斯戰(zhàn)機擊下來。対美國也不示弱,在購買
土耳其這個國家,還是一個敢說敢做的國家,雖說是地區(qū)強國,但在美俄兩個世界級強國面前還敢說不的國家。
前幾年,土耳其在敘土邊境硬是把俄羅斯戰(zhàn)機擊下來。対美國也不示弱,在購買俄制S一40O防空導彈,弄得美國特朗普也下不了臺,并聲稱制裁土耳其。
在中東,對以色列也非常強硬,并堅定支持巴勤斯坦的反以斗爭,也不承認以色列所占領的阿拉伯領土。
在打擊庫爾德武裝也決不心慈手軟,那怕庫爾德武裝是美國的準盟友,也堅決出兵消滅。
土耳其對周邊國家是朋友堅定支持,象出兵也門,支持一方,打擊另一方,也取得不錯戰(zhàn)果。
這次亞阿發(fā)生戰(zhàn)爭,土耳其也堅定支持阿塞拜疆,出兵出力出武器,也不怕與俄羅斯鬧翻,打擊俄羅斯小兄弟亞美尼亞,這次用F16戰(zhàn)機擊落亞美尼亞蘇25戰(zhàn)機,就證明土爾耳這個國家是個不務虛的國家,也講究務實。
鄰國瑞典同是北約盟友,在領土領海上決不含糊,該出手時就出手,誰調停也不認,非常有個性。
對中國他也一樣,中國在烏克蘭買了一首廢航母,途經土耳其海峽,說不讓你過你就沒辦法過,經過幾年談判,交了過路錢才通行,你說牛不牛逼。
世界上象土耳其這樣有個性的國家很少很少,在有些方面還是值得借鑒和佩服的。
老話說的好,山上無老虎,猴子楚霸王。土耳其人在中東地區(qū),乃至中西亞等地區(qū)?美俄不在土耳其國家自然是要比其它的國家都強。土耳其人埃爾多安之所以能夠敢在,俄羅斯人好友國家的地盤挑事鬧事?而切還公然對它國家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請問這是那里來的膽量。
要知道一個小小的土耳其國家,能在同時對幾個國家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土耳其人有多么大的經濟支出呀?再說埃爾多安確是在處處應對的都是俄羅斯人。土耳其人的武器裝備,土耳其人的經濟能力支出,這可都是要付出金錢的呀?土耳其國家有這個能力嗎。再說了!土耳其人為啥非要為美國人充當馬前卒打手等…?這不能不讓人深思呀。美土兩國的關系從表面上看是土耳其人敢于頂撞美國人,可內幕是如何恐怕誰都難以說清楚。可土耳其人沒辦一樁事情?確都是美國人最想要達到得到的。
為此從就事論事來講,土耳其人介入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國家的爭端?背后一定會有美國人的身影存在。
亞美尼亞為何對俄羅斯不離不棄?
亞美尼亞親近俄羅斯主要是地緣政治需要,其實近年來除了俄羅斯,也在尋求西方的幫助。
亞美尼亞的地緣政治矛盾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亞美尼亞自公元4世紀開始就是基督教國家,而它周邊各國基本都是伊斯蘭教國家,存在宗教沖突問題。
其次亞美尼亞被周邊土耳其和伊朗兩國都被統(tǒng)治過,其中在20世紀初由于土耳其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運動,雙方擁有很深的芥蒂。
最后是鄰國阿塞拜疆同亞美尼亞擁有主權問題,那就是亞美尼亞東部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qū),由于土耳其支持阿塞拜疆,所以亞美尼亞面臨腹背受敵。
從地緣來講,亞美尼亞離西方很遠,離俄羅斯很近。因為一個穩(wěn)定的南高加索地區(qū),既可以遏制土耳其勢力發(fā)展,又可以作為俄羅斯進入中東的跳板,這及其符合俄羅斯利益。所以亞美尼亞才能為制衡阿塞拜疆和土耳其而引入俄羅斯。目前俄羅斯在亞美尼亞西北部的久姆里市擁有軍事基地,可以輻射整個高加索地區(qū)。
然而近年來亞美尼亞也在尋求同西方的交往,但亞美尼亞同西方的關系取決于俄羅斯同西方的關系。在目前亞美尼亞同周邊關系沒有出現實質性緩和的情況下,仍需依靠俄羅斯的支持。
要搞清亞美尼亞與俄羅斯的特殊關系,不妨先從一則軍事新聞和一段塵封歷史聊起。
2019年初,亞美尼亞派出數十名士兵(該國總兵力也只有5萬人)前往敘利亞北部,協助俄軍開展掃雷排爆、安置難民、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等工作。而這時,來自美、俄、英、法等國的數千士兵早已深度卷入敘戰(zhàn)局,故此西方媒體對于這個南高加索小國的出兵舉動未加特別關注。
但實際上,這件事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而要追溯至100多年的“奧斯曼帝國大屠殺”。1915年,由于長期積累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再加上一戰(zhàn)期間連吃敗仗,丟掉了85%歐洲領土的奧斯曼帝國(當時青年土耳其黨已奪權上臺,建立君主立憲制)統(tǒng)治集團害怕“后院起火”(擔心身為“異教徒”的亞美尼亞人“里通外國”),竟然舉起屠刀,有組織、有預謀地殺害了境內約150萬亞美尼亞人。
就在這個小民族遭受屠戮的悲慘時刻,當時的大多數西方列強要么假裝沒看見,要么裝腔作勢“聲援”一下,卻都口惠而實不至。
唯有當時困守土耳其東部重鎮(zhèn)凡城的3萬多亞美尼亞人(僅裝備了300支步槍、約1000支手槍和其他老舊武器)在與強敵(至少5000土耳其正規(guī)軍)激戰(zhàn)1個多月,終于等到了時任沙俄高加索軍區(qū)指揮官尤登尼奇派來的援兵。
由于俄軍及時來援,不僅凡城百姓得救,聽到消息的大批亞美尼亞也紛紛從鄰近地區(qū)涌來,最后,俄軍及亞美尼亞民兵武裝掩護近20萬難民逃入俄境內,其中亞美尼亞人就有約15萬之眾。
或許是出于感恩和報答心理,二戰(zhàn)時期,亞美尼亞竟然有多達50萬人參加蘇聯紅軍(涌現出超過60名高級將領,包括4名蘇聯元帥,比如著名的巴格拉米揚元帥),其中近一半官兵戰(zhàn)死疆場(據說陣亡比例是當時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中最高的)。亞美尼亞工人還自愿捐獻了2.1億盧布資金,用于為前線部隊制造坦克。
由亞美尼亞官兵組成的5個步兵師從高加索一路向西挺進,其中表現最出色的第89步兵師在反攻階段曾創(chuàng)下1個月內深入敵縱深300多公里的戰(zhàn)績,該部后來參加柏林戰(zhàn)役,用1噸炸藥敲掉了一座火力兇猛的納粹德軍4層高射炮塔。據統(tǒng)計,89師先后解放約900座城鎮(zhèn)、村莊,轉戰(zhàn)3700公里,7333名官兵獲得表彰獎勵,其中9人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上世紀90年代初亞美尼亞獨立后,圍繞納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qū)簡稱)控制權,陷入了與鄰國阿塞拜疆曠日持久的武裝對峙和沖突中。2016年4月發(fā)生的最近一次激烈交火中,亞阿兩軍傷亡近百人,損失多輛坦克和米-24武裝直升機。
鑒于自身國力不濟(盛產油氣的阿塞拜疆無論人口、GDP還是軍費開支都超過亞方3至5倍),亞美尼亞急需俄羅斯“老大哥”充當自己的堅強后盾(目前俄軍在亞境內駐扎有約5000名士兵、200多輛戰(zhàn)車及18架米格-29戰(zhàn)機、至少3套S-300和薩姆-6防空導彈系統(tǒng),并向亞方提供了約20億美元各型武器裝備),故此才有了該國出兵敘利亞之舉。
可見,亞美尼亞之所以派兵赴敘參戰(zhàn),既是為報答歷史上俄羅斯的救命大恩,也是基于二戰(zhàn)期間雙方用鮮血凝成的情感紐帶,同時更是出于現實利益考量,希望以呈遞“投名狀”的方式來換取俄羅斯在“納卡沖突”上對自己的強力支持。
這樣一講,或許可以幫助題主理解,為啥亞美尼亞會對俄羅斯如影隨形,“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