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洋務運動給近代中國帶來的軍事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建立了大量的近代軍事工業(yè)。如漢陽鐵廠,建成時是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yè),規(guī)模巨大,設備先進,“漢陽造”更是享譽全
洋務運動給近代中國帶來的軍事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建立了大量的近代軍事工業(yè)。
如漢陽鐵廠,建成時是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yè),規(guī)模巨大,設備先進,“漢陽造”更是享譽全國。
安慶內軍械所,中國近代軍事工業(yè)的開端,中國第一個近代兵工廠。
江南制造總局,在漢陽鐵廠建成前是東亞規(guī)模最大的兵工廠,擁有整整16個分廠,不僅能制造槍炮,炸彈,水雷,還能制造機器和船只。
馬尾造船廠,與馬尾船政學堂一同誕生的。在法國人的幫助下,歷時8年,終于于1874年建成了這一座以造船為中心的大型機器工廠,在當時,可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造船廠!福建水師的許多軍艦都是出自于它的手筆。
除去上面四個標志性的大工廠,值得一提的還有位于南京的金陵機器制造局,天津機器制造局,山東機器局,還有為左宗棠收復新疆做出巨大貢獻的蘭州機器制造局。
其二,建立了三大新式海軍。
清廷的海軍早在鴉片戰(zhàn)爭中就被英國海軍所覆滅,海防陷入了“有海無防”的尷尬境地。到了咸豐皇帝上臺,沈葆禎建成了中國第1支近代海軍——福建水師。這支水師在1874年日本侵臺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但由于清廷的腐敗無能,日本還是撈到了50萬兩所謂的“軍費支出補償”。
但也因為此事,清廷下了“大力氣”建設海軍,先后建設了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由于北洋水師要拱衛(wèi)京師,所以清廷把資金重點投入到北海水師。
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軍時,旗下有“八大遠”。其中的“鎮(zhèn)遠”和“定遠”兩艘7000噸級鐵甲艦,放在今天地位相當于航空母艦!
當時北洋水師擁有艦艇40多艘,規(guī)模在當時可謂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
其三,建立了新式陸軍。原本清朝軍隊是拿的大刀長矛,裝備最好的也是拿著落后的抬槍和鳥槍。但從兩次鴉片戰(zhàn)爭軍隊開始大量普及洋槍洋炮,弓箭長矛乃至于鳥槍的舊式武器被逐步淘汰。到清末時,部隊槍支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八成。
另外,訓練士兵也不再用古代的練兵方法,而是雇用了大量的外國軍事顧問,用西方式的操典來訓練士兵。
由于擔心這些洋顧問們會“把持”軍隊。清廷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自力更生”創(chuàng)立學堂培養(yǎng)自己的軍事人才,另一方面派遣留學生到西洋各國學習軍事。因此,實際上也培養(yǎng)了大批的軍事人才。
洋務運動給中國軍事帶來的,不僅僅是軍隊武器從大刀長矛改用洋槍洋炮那么簡單,它還帶來了許多“配套產品”,影響十分深遠,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