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像BMP-1這樣的“薄皮大餡”型戰(zhàn)車,在車臣戰(zhàn)爭中吃了很大的虧。
輕型裝甲車一般因為要承擔偵察作業(yè),需要良好的機動性能,因此在裝甲防護上會降低標準。如果加厚裝甲的話會降低其
像BMP-1這樣的“薄皮大餡”型戰(zhàn)車,在車臣戰(zhàn)爭中吃了很大的虧。
輕型裝甲車一般因為要承擔偵察作業(yè),需要良好的機動性能,因此在裝甲防護上會降低標準。如果加厚裝甲的話會降低其機動性,失去了原有的優(yōu)勢。但是因為防護能力的縮水,則會導致其防御能力降低,也就是說一旦遇到12.7毫米重機槍的打擊會有被擊穿的危險。
對于防護措施其實很好解決,就是要增加裝甲模塊,同時呢也要加大發(fā)動機的功率,如果裝甲增加,動力則不增加。就會失去機動優(yōu)勢,同時裝甲車本身的防護能力就差,再多加裝甲在面對反坦克導彈這類武器時也無能為力。
所以對于裝甲車來尤其是偵察型戰(zhàn)車,一定要提高動力,如果防護能力跟不上還可以通過良好的機動性來躲避可能的打擊。當然如果有可能的情況下,還是盡量不要讓只有抵擋7.62毫米防護水平的裝甲車去執(zhí)行危險任務,這樣才是最好的方法。
當然一定要用輕裝甲車執(zhí)行危險任務的話,則要對其防護性能進行升級,除了加裝裝甲模塊之外,像煙霧干擾彈也要配備,具有遠程的觀瞄裝備也要盡量加上,這樣可以保證先敵發(fā)現,在危險到來前能即使撤退。另外如果沒有條件改裝,也可能通過臨時在車體上加裝沙袋,厚的木板等簡易手段來增加防護能力,這也是一種解決方式。
對于攻擊,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也擁有強大的攻擊能力。比如如果擁有遠程打擊武器,就可以對敵先發(fā)起攻擊,畢竟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比如加裝20毫米或30毫米機炮,這樣射程將會比12.7毫米的機槍射程遠一倍。只要提前發(fā)現敵人,就能有效阻止其發(fā)起攻擊~~
目前,西方的主力裝甲車都開始走重防護路線,加強防護加強機動。就是因為輕防護戰(zhàn)車的戰(zhàn)場生存性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