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1600年左右
荷蘭眼鏡商
只能放大10~30倍,可以觀察小昆蟲,如跳蚤
因而有人稱它為“跳蚤鏡”
半個多世紀后
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虎克研制出放大140倍的光學顯微鏡
并用它來觀察
1600年左右
荷蘭眼鏡商
只能放大10~30倍,可以觀察小昆蟲,如跳蚤
因而有人稱它為“跳蚤鏡”
半個多世紀后
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虎克研制出放大140倍的光學顯微鏡
并用它來觀察軟木薄片,發(fā)現(xiàn)了細胞
敢于質(zhì)疑的科學家故事
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占支配地位,是無容置疑的。亞里士多德認為:不同重量的物體,從高處下降的速度與重量成正比,重的一定較輕的先落地。這個結(jié)論到伽利略時差不多近2000年了,還未有人公開懷疑過。物體下落的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是否有關(guān)系:伽利略經(jīng)過再三的觀察、研究、實驗后,發(fā)現(xiàn)如果將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從同一高度放下,兩者將會同時落地。于是伽利略大膽地向天經(jīng)地義的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進行了挑戰(zhàn)。
伽利略提出了嶄新的觀點:輕重不同的物體,如果受空氣的阻力相同,從同一高處下落,應該同時落地。他的創(chuàng)見遭到了比薩大學許多教授們的強烈反對,他們譏笑著說:“除了傻瓜外,沒有人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顆炮彈能以同樣的速度通過空間下降?!彼麄儨蕚浣逃栙だ裕仁顾谌w教授和學生們面前承認他的觀點是荒唐的,讓他當眾出丑,永世不得翻身。
對于亞里土多德的信徒們的挑戰(zhàn),性格倔強的伽利略毫不畏懼,為了判明科學的真?zhèn)?,他欣然地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決定當眾實驗,讓事實來說話。
公開的“表演”地點在比薩斜塔。1590年的一天清晨,比薩大學的教授們穿著紫色絲絨長袍,整隊走到塔前,洋洋得意地準備看伽利略出丑;學生們和鎮(zhèn)上的市民們,也熙熙攘攘地聚集在比薩斜塔下面,想看個究竟。伽利略和他的助手不慌不忙,神色自如,在眾人一陣陣噓聲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伽利略一只手拿一個10磅重的鉛球,另一只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鉛球。他大聲說道:“下面的人看清,鉛球下來了!”說完,兩手同時松開,把兩只鉛球同時從塔上拋下。圍觀的群眾先是一陣嘲弄的哄笑,但是奇跡出現(xiàn)了,由塔上同時自然下落的兩只鉛球,同時穿過空中,輕的和重的同時落在地上。眾人吃驚地竊竊私語:“這難道是真的嗎?”頑固的亞里土多德的信徒們,仍不愿相信他們的崇拜者——亞里士多德會有錯誤,愚蠢地認為伽利略在鉛球里施了魔術(shù)。為了使所有的人信服,伽利略又重復了一次實驗,結(jié)果相同。伽利略以雄辯的事實證明“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的重量無關(guān)”,從而擊敗了亞里士多德的信徒們。
正是這次聞名史冊的比薩斜塔實驗,第一次動搖了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中長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偏見,打破了亞里士多德的神話。
2007年愛因斯坦生命科學獎是誰
麥倫·華斯博士2007年榮獲艾伯特愛因斯坦獎,他是USANA的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