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盤點影響世界的百年家族:肯尼迪權傾美國政壇
1948年,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昵稱喬伊,后排中)與子女在馬薩諸塞州的合影。 1960年,肯尼迪家的第四代于馬薩諸塞州拍攝的合影
盤點影響世界的百年家族:肯尼迪權傾美國政壇
1948年,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昵稱喬伊,后排中)與子女在馬薩諸塞州的合影?! ?960年,肯尼迪家的第四代于馬薩諸塞州拍攝的合影。從左至右分別分約翰、羅伯特、愛德華。2008年1月28日,愛德華·肯尼迪在華盛頓出席民主黨主統(tǒng)候選人奧巴馬的競選集會?!】夏岬霞易鍣鄡A美國政壇
《環(huán)球人物》雜志駐美國特派記者 溫憲
位于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首府。它與歐洲大陸有著難舍難分的淵源。19世紀上半葉,大批歐洲移民歷盡艱辛,落腳波士頓,開始了各自的“美國夢”。
日前,環(huán)球人物雜志記者來到波士頓,在飽經(jīng)風霜的建筑中徜徉,探訪一個百年政治家族的印記。這個家族,就是美國最顯赫的“第一政治家族”——肯尼迪家族。
在“美國夢”中艱難前行
1848年,一個名叫帕特里克·肯尼迪(1823-1858)的天主教徒,懷著“美國夢”,只身從愛爾蘭出發(fā),漂洋過海來到波士頓。在波士頓港口登陸后,帕特里克(注:為方便讀者閱讀,以下隱去他及后人的姓氏“肯尼迪”)決定就留在這里。他在一個制桶廠找了份工作,不久又娶了在船上邂逅的一個女子為妻。很快,夫妻倆有了三女一子:瑪麗、瑪格麗特、約翰娜,以及1858年1月14日出生的兒子約瑟夫(1858-1929)。
和其他新移民一樣,肯尼迪家族在美國的第一代,也有過辛酸的故事。1858年11月12日,兒子剛剛10個月大,帕特里克就染上霍亂去世了。他沒有留下任何照片和文字,只留下了一個可憐的“大家庭”。曾有一位美國作家說:“他(帕特里克)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肯尼迪家族成員,也是最后一個死于匿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員。”
父親的早逝,使約瑟夫早早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剛成長為一個少年,他就退學去碼頭當搬運工。攢了點錢后,他開了一家啤酒館。在約瑟夫的苦心經(jīng)營下,啤酒館的生意日漸興隆。這個愛爾蘭移民的兒子,總算在美國站穩(wěn)了腳跟。不久,約瑟夫迎娶一個富有的酒店老板女兒為妻?;楹螅蚱薅松艘蛔佣?。
在波士頓城的周圍,集中著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近60所享譽世界的名校。而哈佛大學與肯尼迪家族更是有著不解之緣。為了讓孩子們接受最好的教育,1908年,約瑟夫將兒子帕特里克(與其祖父同名,昵稱喬伊,1888-1969)送進了哈佛大學。自此以后,肯尼迪家族的很多成員都在此就讀。哈佛大學的肯尼迪政治學院,甚至還以他們的姓氏來命名。
先發(fā)財,后當官
喬伊作為美國肯尼迪家族第三代中唯一的男性,其眼界與祖父和父親的大不相同。
1912年,24歲的喬伊從哈佛大學畢業(yè),兩年后娶波士頓市長之女為妻。婚后,他們共育有4個兒子和5個女兒。
早在剛走出哈佛大學校園時,喬伊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爭取在30歲前成為百萬富翁。“如果你想掙錢,就必須弄清錢在哪里。”喬伊選擇了銀行業(yè),并很快成為全美最年輕的銀行董事長。1926年,他開始投資好萊塢電影業(yè),賺了500萬美元(約合今天的6000多萬美元)。據(jù)傳,在美國實行禁酒令時,他還參與從加拿大和古巴偷運私酒?!按笫挆l”來臨時,房價暴跌,他卻趁機將大量資金投入其中……很快成了億萬富翁?!稌r代》周刊曾評論說,冷靜、客觀和善于把握時機,是喬伊發(fā)財?shù)年P鍵。
此時的喬伊,已經(jīng)不再把財富作為唯一的追求,他開始將目光投向政壇。
1932年,一個很有潛力的總統(tǒng)候選人,引起了喬伊的注意。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羅斯福參加競選的過程中,喬伊曾多次幫助他籌集資金,并陪他參加競選旅行。羅斯福當選后,喬伊如愿以償?shù)氐玫搅嗣绹善苯灰孜瘑T會首任主席的位子。1937年,連任美國總統(tǒng)的羅斯福,又任命喬伊為美國駐英國大使。對一個愛爾蘭天主教徒后裔來說,這曾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輝煌與劫難并存
喬伊在財富和政治上的成功,為9個子女——肯尼迪家族的第四代塑造家族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喬伊的影響下,他的子女們特別是4個兒子——長子小約瑟夫、次子約翰、三兒子羅伯特、幼子愛德華,長大成人后,都對政治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美國曾盛傳這樣一個故事——喬伊發(fā)誓要讓自己的下一代登上權力最高峰,為此將一個又一個兒子送入政壇。對此,其最小的兒子愛德華在去世前回憶說,事實上,父親對他們的人生決定,保持嚴格的中立立場。他希望孩子們從政,但也支持他們所有“不是隨便作出的”決定。
喬伊本有個打算:把長子小約瑟夫培養(yǎng)成美國總統(tǒng)。然而,身為空軍飛行員的小約瑟夫,1944年因飛機故障,葬身英吉利海峽。葬禮過后,喬伊對約翰和羅伯特說:“輪到你們了!”此時,畢業(yè)于哈佛大學和倫敦經(jīng)濟學院的約翰,已經(jīng)27歲,投身政治剛剛1年。他接受了父親的“指示”,成功地于1947年當選眾議員,6年后又當選參議員。1960年,約翰讓家族輝煌達到了頂點:他成功當選美國第35任總統(tǒng),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tǒng)。其間,他的兩個弟弟羅伯特和愛德華,也在聯(lián)邦政府內(nèi)任要職。
然而,肯尼迪家族第四代所經(jīng)受的劫難,也是出了名的——老大小約瑟夫1944年在英國墜機身亡;1963年11月22日,老二約翰在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訪問時,遭槍手暗殺,死在總統(tǒng)任上;1968年6月5日凌晨,正在參加總統(tǒng)選舉黨內(nèi)初選的老三羅伯特,在洛杉磯的一家旅館內(nèi)遭槍擊身亡。
“追上去!贏得第一!”
在融合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國移民社會中,肯尼迪家族能夠脫穎而出,與其獨特的人格培養(yǎng)和文化積淀密不可分。
肯尼迪家族移民美國后,前幾代人雖然一直在為生計打拼,但從未松懈對子女的教育。特別是喬伊,除了將子女送進名校讀書,更重視在家庭生活中塑造子女的人格。
喬伊最小的兒子愛德華(1932-2009)在《真正的羅盤》一書中回憶說:“父親信奉‘競爭是在美國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我們9個兄弟姐妹間,從小就以能夠想到的所有方式進行競爭,在足球場上比誰更勇猛,駕船航海時比誰更專業(yè),跳躍巖石時比誰更矯健,在海邊比誰能將海貝投得最遠。我們既比機敏,也比知識面,還比辯論水準,比誰能在餐桌上贏得最多的注意力,誰能成功地將話題引入有趣的爭論,誰能在爭論中把握主動權……”在這種教導下,“追上去!贏得第一!”成了肯尼迪家族的家訓?!拔覀兿嗷ヒ蕾嚒覀兓突W,我們相互崇拜,我們相互忠誠,也相互競爭。這種競爭基于一種快樂而非源于控制的欲望?!眴桃羵鹘o家人的價值觀,成為聯(lián)結肯尼迪家族的一種獨特紐帶。
愛德華還回憶說,父親與他的幾次談話,令他終生難忘。當他還是個少年的時候,有一次做錯了事。父親把他叫到房內(nèi),說了一番令他記了60多年的話:“你可以過一種嚴肅的生活,也可以過一種不嚴肅的生活。不管你作出何種選擇,我都愛你。但如果你決定過一種不嚴肅的生活,我將不會有很多時間與你在一起,你要自己想好。”這話讓他從那一刻立下志向:要過一種“嚴肅的生活”。
喬伊還教育子女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但不要計較別人對自己的隱私說三道四。1946年,姐姐凱瑟琳專門組織了一個聚會,為弟弟愛德華慶祝14歲生日。其間,愛德華偶然發(fā)現(xiàn),一個小伙伴正在給父母打電話。他忍不住停下腳步,偷聽起來。小伙伴在電話里抱怨道:“我真希望這個聚會快點結束,實在太沒意思了。你們什么時候來接我呀?”聽到這番話,愛德華十分沮喪。就在這時,父親看到了他在偷聽別人的電話,就將他叫到臥室里,說出了另一番令他終生難忘的話:“孩子,讓我給你一些忠告。遵從這些忠告,你的生活會愉快得多:永遠不要聽與你無關的電話,永遠不要讀與你無關的信,永遠不要注意與你無關的評論,永遠不要侵犯別人的隱私。你將因此減少許多痛苦。你現(xiàn)在可能不完全明白我這番話的含義,但你以后會懂的?!?/p>
對愛德華來說,這些忠告,成為他受益終生的箴言。幾十年后,被稱為美國政壇“雄獅”的他告訴美國公眾,因為父親的忠告,他學會了不再關注那些可能引起痛苦的流言蜚語,也學會了不再關注對肯尼迪家族品頭論足的媒體報道。他因此得到了很多解脫。
聲名顯赫從來都是一柄雙刃劍。喬伊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他對9個子女的另一條忠告是:“這個房子里不要有哭聲?!薄斑@個房子”,就是指整個肯尼迪家族。理解了這句話,人們就會明白肯尼迪家族的許多事情——其成員很少在公眾場合流淚;從不過分看重社會上對自己家族的種種審視、批評和非議;除了在極個別特殊情況下,他們通常都不會抱怨種種猜測、閑言碎語和誹謗。
“百年王朝”謝幕
2008年8月25日晚,美國民主黨全國大會,在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市舉行。在一陣如雷的掌聲中,一頭白發(fā)、滿臉皺紋的愛德華,在妻子維基的陪同下,走上了講臺。全場立即安靜下來。
“能到這里來真好!”愛德華深情地說,“什么事情也不能阻止我參加今晚如此特殊的集會!”在又一陣掌聲過后,他再次展示了肯尼迪家族雄辯的演說才能?!靶乱徊ǖ淖兏锢顺闭诘絹?,如果我們獲得真正的羅盤,我們將能夠到達目的地。這將不僅僅是我們黨的勝利,也是我們國家的新生。今年11月,我們的火炬將傳到新一代美國人的手中。與奧巴馬一起,為了你,也為了我,為了我們的國家和我們的事業(yè),新的工作開始了,新的希望重新點燃,夢想仍將長存!”
此時的愛德華,已身患腦癌。這是他最后一次演說。他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向全世界再現(xiàn)了肯尼迪家族對美國社會的巨大影響力。
與兄長、美國前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相比,愛德華走過的是一條漫長的政治之路。從1962年11月7日開始,他任美國參議員近47年。在半個世紀的政治生涯中,他有過荒唐的緋聞和破裂的婚姻,也有過競選總統(tǒng)失利后的迷茫。最終,他在美國政壇上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他開始在參議員的職位上為醫(yī)療改革、維護民權、弱勢群體保障、貧窮家庭兒童保健、教育機會公平等,奔走呼號,被譽為美國參議院“一頭僅有的雄獅”。
正是由于肯尼迪家族的力挺,奧巴馬才順利當選,美國終于產(chǎn)生了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tǒng)。2009年8月25日,愛德華辭別人世。奧巴馬隨即發(fā)表聲明說,美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袖”,“50年來,每一項有關美國民眾的人權、衛(wèi)生和經(jīng)濟利益的重要法案上,都有他的名字,也都是他努力的結果?!眾W巴馬在悼念聲明中還說:“我們歷史上重要的一章結束了!”
隨著愛德華的過世,肯尼迪家族在美國政界的顯赫地位,不復存在了。但在成功地將“火炬”交給奧巴馬后,肯尼迪家族的影響力仍將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