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航天員誰上天次數(shù)多?2002年6月5日,美籍華裔航天員張福林第7次進入太空飛行。張福林出生在哥斯達黎加首都圣何塞一個華裔的貧窮家庭,長大之后成為一名職業(yè)航天員。2002年6月
一、航天員誰上天次數(shù)多?
2002年6月5日,美籍華裔航天員張福林第7次進入太空飛行。
張福林出生在哥斯達黎加首都圣何塞一個華裔的貧窮家庭,長大之后成為一名職業(yè)航天員。2002年6月5日,他乘奮進號航天飛機第7次參加太空飛行,成為第二位太空飛行次數(shù)最多的人。
張福林的美國名字稱富蘭克林·張一迪亞茲。當他8歲時,知道了天上多了一顆人造衛(wèi)星,從此迷戀上了神秘的太空飛行。1967年,他上高中時給著名火箭專家布勞恩博士寫了一封信,布勞恩的回信至今仍被他所珍藏,在回信中,布勞恩建議張福林將來從事科學或工程技術工作,這給了他很大的鼓舞。
1968年8月,張福林只身到了美國尋求夢想。他大學畢業(yè)正值阿波羅登月計劃結束,開始研究將來遠程太空探索所必需的核能。1977年張福林獲麻省理工學院應用離子物理博士學位。1999年,報名競選美國航宇局的航天飛機航天員,但未被錄取。但他毫不氣餒,準備再考。兩年后等到第二次招聘航天員時,張福林通過考試,1981年8月入選預備航天員。
張福林于1986年1月乘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首次參加航天飛行。此后,14年間擔任隨機工程師、載荷或任務專家,又6次飛上太空。在第7次太空飛行中,彌補了以前6次從未出艙進行太空行走的遺憾。他7次太空飛行的累計時間超過1300小時,出色地完成了各項飛行任務。
二、宇航員數(shù)量排名?
中國11人德國11人日本11人蘇聯(lián)\俄羅斯122人美國337人
三、中國太空第一人排名?
中國上太空第一人
1、中國上太空第一人是航天員楊利偉。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yè)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楊利偉也成為了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2、神舟五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fā)射的第五艘飛船,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射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
3、神舟五號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在軌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其返回艙于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內(nèi)蒙古主著陸場,其軌道艙留軌運行半年。
四、全世界宇航員排名?
1、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1961年4月12日,前聯(lián)“東方1號”宇宙飛船將世界首位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
繞地一周后,安全降落在薩拉托夫州,實現(xiàn)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愿望。
2、 瓦蓮京娜: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性。1963年6月16日,前蘇聯(lián)宇航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進入太空,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性。
3、 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飛船第一將人類送上了月球。
那句“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相信會銘刻在整個人類歷史上。
4、 王贛駿:首位進入外太空的華人。相信提到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華人,人們的第一印象是楊利偉,可實際上是王贛駿。
1985年4月29日,物理學家王贛駿(Taylor Wang)登上了“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成為了首位進入太空的華裔宇航員,而且是第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華人宇航員。
5、 克里卡列夫:史上最慘宇航員。上面幾個第一,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可這個最慘宇航員,可能就感到陌生了。
1991年5月18日,克里卡列夫再次飛向太空,然而讓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是,他在太空工作,自己的國家卻沒了。
1991年12月26日,強大一時的蘇聯(lián)土崩瓦解,克里卡列夫成為史上第一個在太空的無國籍認識。在太空流浪1年后,俄羅斯羅斯派飛船于1992年3月17日將他接回。
五、上過太空的宇航員至今有多少人?
全世界上過太空的航天員數(shù)量,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都是誰?一個國家航天員數(shù)量的多少,決定了該國太空實力的強弱。前不久我國成功發(fā)射的神舟十二號飛船搭載3名航天員,歷史性的完成了跟我國獨立自主建造的空間站對接,立即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航天旋風。而包括本次神舟十二號所搭載的三名航天員在內(nèi),我國迄今一共送過12名航天員上太空,那么這是數(shù)值排在世界太空強國中的第幾呢?
上過太空航天員數(shù)量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國,山姆大叔總共將多達346名航天員送上過太空,展現(xiàn)出了頭號太空強國的實力。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便開展了對太空領域的探索,于1958年成功發(fā)射了本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探險者1號”。六十到八十年代是美國太空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歷史性的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載人登月的壯舉,先后制造出了5架航天飛機,率先完成了對載人航天器的迭代。載人航天技術的發(fā)達,也讓美國送上了數(shù)百位航天員到太空,完成空間站實驗、太空行走以及登月考察等太空任務。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當時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太空探索成就,主要是得益于跟前蘇聯(lián)開展激烈的太空博弈。
第二個國家為俄羅斯,包括其前身蘇聯(lián)在內(nèi),俄羅斯迄今一共有125名航天員上過太空。前蘇聯(lián)是20世紀唯一一個能跟美國抗衡并在很多方面不落下風的太空強國,它于1957年搶先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成功,在1961年又領先于美國成功發(fā)射載人宇宙飛船并率先實現(xiàn)了航天員的太空行走。進入60年代后,蘇聯(lián)在太空領域全方位開花,發(fā)射了全世界國家中最多的2000多個各類航天器,多次對包括金星在內(nèi)的近地天體進行登陸探索,自然也將大批航天員送入了太空。俄羅斯師承其航天衣缽后,因經(jīng)濟衰落和美國的各種制裁,在探索太空上顯得非常吃力,至今仍舊以吃前蘇聯(lián)的航天老本為主。
排第三的為我國和日本,各自均送上了12名航天員到太空。日本雖然在航天員數(shù)量上持平了我國,甚至上太空的時間更早于我們,但卻在航天技術方面要落后我國一大截。大家都知道2003年我國成功發(fā)射了首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將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了太空。接下來的神六、神七到今年的神舟十二號,用自主研發(fā)的國產(chǎn)載人飛船累計將12名航天員送上過太空。然而日本并不具備載人航天的能力,它的12名航天員全部是搭乘美國載人航天器升入的太空,所以不僅無法代表日本航天技術的段位,更加不能同十多次成功發(fā)射載人飛船探索太空的我國相比。
排名第四的國家是德國,一共有11名航天員上過太空,而緊隨其后并列第五的則為法國和加拿大,各自有著10名航天員進入過太空。這三個歐美國家的情況跟日本較為類似,都是借助美國和俄羅斯的載人航天器完成的太空探索。德國、法國、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等十多個西方國家加入了由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計劃,其中每個國家在國際空間站都擁有供自己研究的太空艙。而目前全世界僅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國家能自主發(fā)射載人航天器,所以德國和法國這些國際空間站成員的航天員要進入太空進行探索,就只能借助其帶頭大哥美國的載人航天飛機升空了。因此目前世界上處在太空強國第一梯隊無可爭議的只能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六、世界各國宇航員數(shù)量排名?
1. 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目前美國是世界上宇航員數(shù)量排名第一的國家。2. 首先,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宇航員招募和培訓的國家之一,也是目前擁有最為先進宇航員培訓體系和技術的國家之一。其次,自20世紀60年代起,美國相繼開展了多次載人航天任務,并成功地將宇航員送上太空執(zhí)行任務,為崇高的探索精神和科技實力贏得了廣泛的認可。3. 其他國家在太空領域也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如俄羅斯、中國等。但從目前的數(shù)量來看,美國仍然領先于其他國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未來各國開展太空探索的態(tài)勢將愈加亮眼,值得期待。
七、航天員駐留太空排名?
上過太空航天員數(shù)量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國,山姆大叔總共將多達346名航天員送上過太空,展現(xiàn)出了頭號太空強國的實力。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便開展了對太空領域的探索,于1958年成功發(fā)射了本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探險者1號”。六十到八十年代是美國太空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歷史性的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載人登月的壯舉,先后制造出了5架航天飛機,率先完成了對載人航天器的迭代。載人航天技術的發(fā)達,也讓美國送上了數(shù)百位航天員到太空,完成空間站實驗、太空行走以及登月考察等太空任務。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當時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太空探索成就,主要是得益于跟前蘇聯(lián)開展激烈的太空博弈。
第二個國家為俄羅斯,包括其前身蘇聯(lián)在內(nèi),俄羅斯迄今一共有125名航天員上過太空。前蘇聯(lián)是20世紀唯一一個能跟美國抗衡并在很多方面不落下風的太空強國,它于1957年搶先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成功,在1961年又領先于美國成功發(fā)射載人宇宙飛船并率先實現(xiàn)了航天員的太空行走。進入60年代后,蘇聯(lián)在太空領域全方位開花,發(fā)射了全世界國家中最多的2000多個各類航天器,多次對包括金星在內(nèi)的近地天體進行登陸探索,自然也將大批航天員送入了太空。俄羅斯師承其航天衣缽后,因經(jīng)濟衰落和美國的各種制裁,在探索太空上顯得非常吃力,至今仍舊以吃前蘇聯(lián)的航天老本為主。
拍第三的為我國和日本,各自均送上了12名航天員到太空。日本雖然在航天員數(shù)量上持平了我國,甚至上太空的時間更早于我們,但卻在航天技術方面要落后我國一大截。大家都知道2003年我國成功發(fā)射了首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將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了太空。接下來的神六、神七到今年的神舟十二號,用自主研發(fā)的國產(chǎn)載人飛船累計將12名航天員送上過太空。然而日本并不具備載人航天的能力,它的12名航天員全部是搭乘美國載人航天器升入的太空,所以不僅無法代表日本航天技術的段位,更加不能同十多次成功發(fā)射載人飛船探索太空的我國相比。
排名第四的國家是德國,一共有11名航天員上過太空,而緊隨其后并列第五的則為法國和加拿大,各自有著10名航天員進入過太空。這三個歐美國家的情況跟日本較為類似,都是借助美國和俄羅斯的載人航天器完成的太空探索。德國、法國、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等十多個西方國家加入了由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計劃,其中每個國家在國際空間站都擁有供自己研究的太空艙。而目前全世界僅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國家能自主發(fā)射載人航天器,所以德國和法國這些國際空間站成員的航天員要進入太空進行探索,就只能借助其帶頭大哥美國的載人航天飛機升空了。因此目前世界上處在太空強國第一梯隊無可爭議的只能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八、各國航天科技人員數(shù)量排名?
以下是各國航天科技人員數(shù)量的排名(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1. 中國:中國航天科技人員數(shù)量世界最多,估計超過40萬人。2. 美國: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航天科技實力雄厚的國家,擁有約30萬航天科技人員。3. 俄羅斯:俄羅斯是航天科技領域的重要力量,擁有約17萬航天科技人員。4. 印度:印度是一個快速發(fā)展的航天國家,擁有約1.5萬航天科技人員。5. 歐洲空間局成員國:歐洲空間局成員國共同合作,在航天科技領域具有重要地位,擁有約1萬航天科技人員。6. 日本:日本在航天科技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擁有約8000航天科技人員。7. 加拿大:加拿大是航天科技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擁有約7000航天科技人員。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排名僅是根據(jù)估計的航天科技人員數(shù)量進行的,實際數(shù)量可能存在一定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