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錢學森航天之父事跡?“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生平簡介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23年9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習。1929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
一、錢學森航天之父事跡?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生平簡介
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
1923年9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習。
1929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
1934年6月考取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生,次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9月轉(zhuǎn)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師從世界著名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先后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shù)學博士學位。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lǐng)域研究,并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近似”公式,從而在28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1948年,錢學森為準備回國,退出美國空軍科學顧問團,辭去海軍軍械研究所顧問職務(wù),新中國成立后他回國心情更加急迫,但自1950年夏起,被以莫須有罪名拘捕,遭受無理羈留達5年之久。
1955年,經(jīng)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zhàn)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愿望終于得以實現(xiàn)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tǒng)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1955年10月1日清晨,錢學森一家終于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
歸國之后,周恩來在各方面都給予了錢學森親切細致的關(guān)懷,晚年的錢學森還激動地回憶起一件往事: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發(fā)射前夕,周恩來總理召集相關(guān)的科研人員在人民大會堂開會,臨別之際,周恩來總理特意叫住了錢學森:錢學森,你不要太累著了。錢學森生前常對人說,對他一生影響最深和幫助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開國總理周恩來,一個是自己的岳父蔣百里。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國務(wù)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書》;同年,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根據(jù)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lǐng)導機構(gòu)——航空工業(yè)委員會,并任命他為委員。
1956年參加中國第一次5年科學規(guī)劃的確定,錢學森與錢偉長、錢三強一起,被周恩來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
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86年當選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第三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1988年,兼任政協(xié)第七屆全國委員會科學技術(shù)委員會主任。獲(198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蛾P(guān)于思維科學》出版。1988年,《論人體科學》出版?!秳?chuàng)建人體科學》、《人體科學與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縱橫觀》和《論人體科學與現(xiàn)代科技》分別于1989年、1996年、1998年出版。1989年,獲國際技術(shù)與技術(shù)交流大會和國際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F.小羅克韋爾獎?wù)隆薄笆澜缂壙茖W與工程名人”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獲得一級英雄模范獎?wù)?。《錢學森文集(1938~1956)》出版。
1991年10月,錢學森被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
1999年9月,被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wù)隆薄?/p>
2001年12月11日90大壽之時,錢學森為母校上海交通大學題詞:“希望上海交通大學全體師生要繼承和發(fā)揚母校優(yōu)良傳統(tǒng),熱愛祖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報效人民,在二十一世紀,努力把上海交通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錢學森始終心系母校,充分發(fā)揚了交通大學飲水思源的光輝傳統(tǒng)。
2009年9月,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在北京辭世,享年98歲。
二、歲月的針腳讀后感?
歲月的針腳記錄了作者的一些日?,嵤屡c所思所感,但是因為少了故事的支撐,并且有些話說了又說,不免讓人覺得有些無聊乏味。
書里最讓我有所啟發(fā)的話是 蒙古的天空,鐮倉的海 那一篇里的一句話, 只要我有意愿,就能夠留在這里成為游牧民,這絕非不可能。
因為我清楚地意識到—我就是如此自由,可以住在任何地方。
腦中冒出這個想法后,我頓時放松了許多。原來緊緊束縛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啊。
三、歲月痕跡的讀后感?
1. 俊濤把她的這本書分成幾個版塊,而第一個版塊就是“感情驛站”,而第一篇文章是她寫的《我的父親母親》,文章真摯感人。
2.我覺得正是由于她從小在艱苦的農(nóng)村長大、正是她淳樸正直的農(nóng)民父母使她耳濡目染,生成了悲天憫人的思想情懷。這樣的情懷是不知不覺的。農(nóng)民生活中那些傳統(tǒng)的通情達理、與人為善、鄰里相助,甚至扶弱濟困的淺顯道理都在潛移默化的讓她心領(lǐng)神會,正如她文章敘述她母親教導的:做人不要貪占,不要怕吃苦,要公道。
3.這些做人的道理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是當一個人面對利益,面對權(quán)利的誘惑要真正做到卻是十分不易的。而我們從俊濤在豐鎮(zhèn)工作的十幾年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人、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她對人熱情的良好心態(tài)也是讓人稱贊的。許多人出書總想找領(lǐng)導寫個序言,以提高書的檔次,這是人之常情。
4. 俊濤對要求她寫序的人一視同仁熱心應承,都能認真構(gòu)思細致為文。無論是給《三友吟》作序,或是給退休老人寫序,或是給退休教師作文,都一絲不茍,認真負責。
5.而這些文章總令人感到激情奮進,充滿了正能量,給人留下深刻的感受。
四、錢學森為何被稱為“中國航天之父”?
因為錢學森是中國航天的奠基人和創(chuàng)始人,所以他是中國航天之父。
五、歲月無聲讀后感?
歲月滑翔的聲音就像鳥兒舒展羽翼的聲音。
宛若赤足走在沙灘上,許多的日子如潮水漫過雙足,退去之后,了無印 痕。
歲月,無聲地伴你走過春夏秋冬。
群山在無聲中訴說偉岸,江河在無聲中書寫恢宏,藍天在無聲中坦露曠遠,大地在無聲中釀就永恒。
人呵,亦在無聲中,送走時光的星移斗轉(zhuǎn),笑看人間的月圓花瘦,把持心靈的陰晴曲直,掂量生命的跌宕浮沉……歲月,悄然地充當生命的證人!有賢者言:日月經(jīng)年,世事無常;人生如月,盈虧有間。
每個人的人生如同在時光的隧道里做了一次漫長而艱辛的旅行,途經(jīng)之處,看到的不盡是山青水綠、歌舞升平,更多的卻要領(lǐng)略崎嶇坎坷或平淡無奇。
這時候,尚未到達目的地的你,渾身乏力了,雙眼蒙塵了,甚而啟程時高昂的興致也聚然冷卻了——這是歲月本身蘊含的一種冷酷而堅實的力量,也是歲月對人類生命韌性的一種挑戰(zhàn)!
在一些平淡的日子里,我們平靜甚而不拒凡俗地活著。
我們那顆被生活磨蝕得有些麻木的心,難免嗟嘆于歲月的無情和命運的多舛,甚而心安理得地讓青春做了歲月的附庸。
然而,當我們用心去揣摩生活中類似于老蚌銜珠、蛹化為蝶、萬涓成河的人生規(guī)則時,你會幡然頓悟:那不正是平凡生命歷經(jīng)苦痛與歲月抗衡而編織的輝煌,不正是有限生命在無涯歲月中定格成永恒的 證明么?那么,請慎讀歲月吧,不僅僅在你生命的顯目處——諸如點燃生日蠟燭或者伴隨新年鐘聲跨進新年的那一刻。
慎讀歲月吧,也不僅僅在你人生的風光處——諸如幸運之神叩響門扉或者在鮮花和掌聲中走向領(lǐng)獎臺的那一刻。
慎讀歲月,最是應當在你平凡生命中的每一天——因為生命是對歲月的回眸,人生是與歲月的較量,征服了歲月,也就獲得了超越生命年輪的青春!
六、錢學森在美國的二十年讀后感?
同許多偉人一樣,錢老也留下了許多經(jīng)典話語,讓人印象深刻!他說:“我姓錢,但我不愛錢?!?/p>
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學術(shù)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美國給了他很高的榮譽。然而,錢老始終眷戀著生他養(yǎng)他的祖國,依然放棄一切決定回國。
時任美國海軍部次長金布爾聲稱“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zhàn)師,我寧可把這個家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
從此,美國對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對他實施監(jiān)視拘禁。
1955年10月,經(jīng)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釋放15名在朝鮮戰(zhàn)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錢學森終于沖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國懷抱。
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是偉大的人民科學家。這是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組委會給錢老的頒獎詞,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七、失去的歲月艾青讀后感?
每個人都曾有一段逝去的歲月,每個人都有一份難舍的情感,通過此詩,我們不僅讀懂了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也喚起了我們對過去的一種懷念與追憶,這就是這首詩歌的魅力所在。
失去的歲月如同天邊的云彩,不經(jīng)意間在我們的身邊飄然而過。當我們回憶起那段歲月的時候,才會發(fā)現(xiàn)那段歲月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剩下的只是一些殘碎而又哀傷的記憶。
八、在長沙的歲月讀后感?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我們今天的幸福,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么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
這都是工農(nóng)紅軍得來的。這幾天我懷著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nóng)紅軍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戰(zhàn)勝蔣介石。勇猛戰(zhàn)斗,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zhàn)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九、《脊梁--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讀后感?
錢學森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他勤奮好學,聰明過人,曾經(jīng)到加州麻省理工大學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同時他也是馮·卡門教授的得意門生。他被馮·卡門教授譽為火箭領(lǐng)域最偉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專家。當錢學森想要回到中國時,多次受到了美國的阻撓。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回國后,錢學森與眾多科學家共同研發(fā)了屬于中國的第一枚導彈、原子彈和衛(wèi)星。因為錢學森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重大貢獻,他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 錢學森在美國時刻苦鉆研,一絲不茍地進行科學研究,是為了報效祖國;身在異國他鄉(xiāng)時刻不忘祖國,克服重重阻力回國,為祖國的科技發(fā)展做貢獻。這些都表現(xiàn)了錢老時刻不忘祖國的高尚情懷、拳拳報國之心。 我們要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要樹雄心,立壯志,記住昨天,把握今天,建設(shè)好祖國的明天!
十、奧德賽歲月讀后感英文?
如何度過奧德賽歲月英文作文:“How to spend the Odyssey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