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兩彈一星,指的就是導彈和原子彈,一星則是人造衛(wèi)星。
錢學森的確是搞導彈的,覺得他是搞原子彈的,那就對了。那本來就是煙幕。原子彈項目啟動得早,是在1951年。導彈項目啟動得晚,因
兩彈一星,指的就是導彈和原子彈,一星則是人造衛(wèi)星。
錢學森的確是搞導彈的,覺得他是搞原子彈的,那就對了。那本來就是煙幕。原子彈項目啟動得早,是在1951年。導彈項目啟動得晚,因為錢學森1955年才歸國。
歸國以后,為了保密,錢學森表面的身份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核物理學家。這個表面身份,直指原子彈項目。
當時我們的目的,主要就是防著美國知道具體情況。以原子彈項目為煙幕,一來原子彈項目啟動得早,錢學森中途加入,美國以為錢學森發(fā)揮不了多大能力?!爸型炯尤搿边@種事,一般都很受限,不容易完全展現(xiàn)實力,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美國已經(jīng)把人搞丟了,也只能寄希望于玄學,希望出一點事,抑制錢學森發(fā)揮。
更重要的是,原子彈項目的難度之大,所需時間之長,人所共知。這個煙幕放出去,美國一看,錢學森是搞導彈的,讓他去搞原子彈,專業(yè)不對口,展現(xiàn)不出太大的價值,時間又長,拖著拖著可能就沒戲了,也能稍微安點心。
總而言之,放這個煙幕,就是為了讓美國以為我們暴殄天物,以為我們不懂錢學森的真正價值。美國方面有了這個心態(tài),錢學森就更安全。
說到底就是安全問題。畢竟1960年的時候,美國就通過指使臺特企圖暗殺錢學森。如果我們向外人宣布錢學森專攻導彈,錢學森方面所受的安全壓力就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了。此外,原子彈也需要載體,而載體正是導彈。給你一支箭,你沒有弓,那也沒什么大用。
錢學森搞導彈,正好兩彈結(jié)合,導彈攜帶原子彈頭,真正的威力就展現(xiàn)出來了。
雖然這是比較后期的事,但許多人的印象停留在這里。兩彈結(jié)合正是錢學森首先提出的,自然大家就覺得錢學森所做的工作是與原子彈有關。
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說過一句很多人都已經(jīng)知道的話:“我寧愿槍斃他,也不愿讓他離開美國,他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卞X學森的價值何止五個師,實際恐怕抵五十個師都不止。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雖然是搞導彈的,但是在外敵眼里,他的威力,也的確足以與原子彈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