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pzlm18b飛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二戰(zhàn)時美軍、蘇軍、德軍使用的飛機有哪些呢?
2、世界五大飛行表演隊是哪幾支?
3、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pzlm18b飛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二戰(zhàn)時美軍、蘇軍、德軍使用的飛機有哪些呢?
- 2、世界五大飛行表演隊是哪幾支?
- 3、介紹一下波蘭二戰(zhàn)的飛機,最好有圖拜托各位了 3Q
- 4、二戰(zhàn)中使用過哪些戰(zhàn)斗機如:噴氣式颶風式
二戰(zhàn)時美軍、蘇軍、德軍使用的飛機有哪些呢?
德軍
戰(zhàn)斗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fw190和bf109,幾乎所有二戰(zhàn)最厲害的空戰(zhàn)王牌,巴克霍夫,哈特曼,京特拉爾,加蘭德等等都出自這兩架飛機,還有后期的世界上第一種噴氣飛機me262
轟炸機:最有名的ju87斯圖卡,去查查漢斯魯?shù)聽?,就知道什么叫做nb,另外還有亨克爾轟炸機
運輸機:容克52,德軍的制式運輸機
美軍
戰(zhàn)斗機:海軍的野貓戰(zhàn)斗機,海盜戰(zhàn)斗機,復仇者魚雷機(中途島海戰(zhàn)的英雄),p-38(送山本下地獄的)空軍的有p51(據(jù)說是二戰(zhàn)最厲害的戰(zhàn)斗機,但是我還是喜歡fw190),p47
轟炸機:最有名的b24解放者b17空中堡壘(歐洲戰(zhàn)場),然后b29(投原子彈的)b25(轟炸東京的)
運輸機:最有名的是c47運輸機,看看駝峰航線和諾曼底登陸的壯舉
蘇軍
戰(zhàn)斗機la-11,雅克3,雅克7,米格1等等,去看看蘇聯(lián)空戰(zhàn)英雄闊日杜布的材料
強擊機伊爾——2 這個比較有名的
ps:我是德軍迷,蘇軍的了解的不多 好像最出名的還是他們的T34坦克 呵呵
世界五大飛行表演隊是哪幾支?
真不知道五大是怎么來的。只知道:
“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是世界上著名的五大飛行表演隊之一,在歐洲與英國的紅箭、意大利的“三色箭”并稱為歐洲三杰?!W(wǎng)絡資料。
而據(jù)說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與美國的“雷鳥”、英國的“藍箭”、法國的“巡邏兵”和日本的“藍色沖擊波”齊名,或許這5個就是五大了吧?
1、世界著名飛行表演隊
波蘭“火花”表演隊
正式名稱:Polish Air Army and Air Force National Aerobatic Team
執(zhí)行單位:第60飛行學院聯(lián)隊
基地:Radom-Sadkow
飛機:PZL-MielecTS11火花
飛機類型:初期噴氣教練機
表演編制:9架
訓練編制:12架
歷史:成立于1991年,同年8月23日在波茲南國際航空展上進行了他們首次公開表演。該表演隊的飛行員全都是總部位于Deblin
的波蘭陸軍航空兵和空軍訓練學院的教官。1995年,參加了英國的IAT航展,考慮到火花的低功率發(fā)動機,他們的飛行表演可以說十分精彩。在
1998,他們使用的火花進行了檢修和升級,包括安裝了有GPS功能的導航和通訊設(shè)備,以適應西歐的空中管制。同時,換裝I-22上的功率更大的
PZL-5發(fā)動機也在考慮之中。
俄羅斯空軍雨燕特技飛行表演隊
俄羅斯空軍“雨燕”飛行表演隊成立于1991年,隸屬于第237空軍團。這個飛團肩負著雙重任務:完成正常的飛行訓練以及為外國代表團進行飛行表演,展示新飛機的性能?!坝暄唷碧丶硷w行表演隊使用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戰(zhàn)斗機之一的米格-29。6機表演是“雨燕”飛行表演隊的拿手好戲。在留在空中的28分鐘之內(nèi),他們安排了大量的各種編隊的特技節(jié)目,他們表演的特技有”疊羅漢“、錘子”、“星星”、“箭”、“十字架”等。
俄羅斯空軍的“勇士”飛行表演隊
俄羅斯空軍的“勇士”飛行表演隊是世界上唯一用重型戰(zhàn)斗機進行表演的飛行表演隊,在空中表演的6架蘇-27“側(cè)衛(wèi)”戰(zhàn)斗機的總重量超過150噸,這約等于2千名成年觀眾的體重之和?!坝率俊憋w行表演隊技術(shù)高超,尤其是膽略過人,沉著冷靜,其高密集編隊表演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讓其他空軍表演隊相形見作。
法國“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
法國空軍的“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正式成立于1964年2月。飛行表演隊的飛機涂著同法國國旗一樣的紅、白、藍三種顏色,機群在空中做飛行表演時也常常把著三種顏色的煙跡留在空中。它象征著“自由”(紅色)、“民主”(白色)、“博愛”(藍色),體現(xiàn)了法國人民勇敢、浪漫的傳統(tǒng)和對未來美好的愿望。實際上,法國的航空表演活動在世界上式歷史最悠久的,是國際上公認的老牌航空表演大國。1931年,法國成立了由3架“莫拉納.索爾尼埃”公司生產(chǎn)的“莫拉納”230飛機組成的改裝表演隊,并命名為“巡邏兵”,這也是今天法國“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的雛形。
美國“藍色天使”飛行表演隊
“藍色天使”飛行表演隊隸屬美國海軍航空兵編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直屬于海軍航空兵的飛行表演隊,正式成立于1946年5月。該隊使用的表演機也多次更換,先后使用過F6F-5“惡婦”、F8F-1“大力神”、F9F-2“黑豹”、F9F-5“美洲獅”、F11F-1“虎”/F11FA、A4“天鷹”攻擊機等軍用作戰(zhàn)飛機。1987年,“藍色天使”換裝了更先進的F/A18“大黃蜂”戰(zhàn)斗/攻擊機,這標志著“藍天使”飛行表演隊進入了一個更新的發(fā)展階段。
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
“雷鳥”飛行表演隊是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隊,成立于1953年6月。該隊自成立至今,先后使用過F84“雷電”、F100“超級佩刀”、F4“鬼怪”、T38教練機和目前正在使用的F16“戰(zhàn)隼”戰(zhàn)斗機。
“雷鳥”編有15架F16戰(zhàn)斗機,出訪表演時,還可得到2架C141大型運輸機和KC10加油機的保障。超一流的飛行員加上超一流的訓練使“雷鳥”飛行表演隊達到了超一流的表演水準。其表演項目分單、雙、4、5、6、8和9機進行,項目達70多個,列世界各國飛行表演隊之冠。
日本“藍色沖擊波”飛行表演隊
日本的“藍色沖擊波”飛行表演隊隸屬日本航空自衛(wèi)隊第四航空團第21中隊(宮城縣松島基地)。1959年,美國空軍的“雷鳥”飛行表演隊赴日本訪問表演,給日本航空自衛(wèi)隊很大的震動。1960年,按當時航空木料田實的指令,在靜崗縣濱松北基地的第一航空團組建了以支飛行表演隊——“空中機動研究班”。這支部隊的領(lǐng)導‘島田三佐’在隊員中募集別名,最初稱為“天龍”,后決定為“藍色沖擊波”。1965年,“空中機動研究班”改稱“戰(zhàn)技研究班”。
“藍色沖擊波”飛行表演隊最初使用5架美國的F86F戰(zhàn)斗機,故這個階段又稱為“F86F藍色沖擊波”。組隊第一年共進行了13場表演,并以拉煙來顯示軌跡,來增加表演的藝術(shù)性。
意大利“三色箭”飛行表演隊
意大利空軍的“三色箭”飛行表演隊于1961年7月1日正式成立,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飛行表演隊之一,它與英國的“紅箭”法國的“法蘭西巡邏兵”并稱為西歐飛行表演三杰。
“三色箭”飛行表演隊的大本營在意大利北部的里沃爾托,目前使用的表演機是意大利自行研制的MB339A(PAN)雙座教練機。其飛行員來自意大利空軍各個戰(zhàn)斗部隊,并要求飛行員服役期不得少于6年,飛行時間不得低于1000小時。“三色箭”飛行表演隊在1961-1963年使用的是美制(也有講是加拿大仿制的CL13“佩刀”)F86戰(zhàn)斗機。表演時采用5+1陣容。從1964年起,“三色箭”開始裝備意大利菲亞特公司的G91輕型攻擊機(本頁第一行第一張圖片機型),同時表演隊的崢嶸也發(fā)展為9+1陣容。從1982年起,“三色箭”換用意大利馬基公司新研制的MB339A/PAN雙座教練/攻擊機。
英國“紅箭”飛行表演隊
最初的“紅箭”飛行表演隊是以位于格洛斯特郡的皇家空軍Fairford為基地,并由中央飛行學校領(lǐng)導。直到1968年,飛行表演隊總共裝備有十架“蚊”式飛機,盡管他們在表演時只會使用其中的七架。每架飛機都有三色煙霧發(fā)生系統(tǒng),以及特別的紅白藍顏色配置。在“紅箭”飛行表演隊成立的第一年,它在英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德國共進行了65次飛行表演。這年年底,“紅箭”飛行表演隊被皇家航空俱樂部授予“大不列顛獎章”,以表彰他們在航空領(lǐng)域為提高英國聲望而作出的杰出貢獻。
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
“八一”飛行表演大隊自1962年成立,至今已有38年的歷史,這期間她先后為50多個和地區(qū)的上百個代表團及國內(nèi)數(shù)萬觀眾進行了近200場精采的表演,其中150多場是為外賓做的專場飛行表演。參觀過“八一”飛行表演隊表演的外賓中,有外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有外國軍隊的最高司令或高級將領(lǐng)等,還有英、美等國的空軍元帥或?qū)④姡@些專家或航空同仁無不對中國飛行表演隊的高超技術(shù)和勇敢精神給予高度的贊賞。
在世界各國的飛行表演隊中,沒有發(fā)生過飛行事故的表演隊寥寥無幾,但中國的“八一”飛行表演隊便是其中的一支。38年中,它表演近200場,未發(fā)生過一次事故,表演成功率達l00%。這是中國空軍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難怪美國的一個航空信息資料中心將中國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列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飛行表演隊之一。
“八一”飛行表演隊自組建以來,先后使用過米格-l5比斯、殲5、殲6和殲教5、殲7E型等機型新機。第6次換裝完成機型為殲七G型
著名的還有西班牙“鷹巡邏隊”飛行表演隊、斯洛伐克“白色信天翁”飛行表演隊、瑞士空軍PC-7飛行表演隊、瑞士空軍“瑞士巡邏兵”飛行表演隊、瑞典空軍60飛行表演隊、加拿大空軍“雪鳥”飛行表演隊、芬蘭空軍“午夜之鷹”飛行表演隊等等。
芬蘭空軍“午夜之鷹”飛行表演隊一般在每年的仲夏夜航空節(jié)上表演,使用飛機為4架英國宇航的“鷹”Mk51型高級噴氣教練機。“午夜之鷹”實際上是芬蘭空軍學院飛行表演隊,這個名字是在1997年出現(xiàn)的
加拿大空軍“雪鳥”飛行表演隊是北美地區(qū)歷史悠久的著名飛行表演隊。表演編隊大,隊形密集,但是使用的飛機型號比較老。加拿大國防部準備用新的機型替換老的CT-114型教練機。
瑞典空軍60飛行表演隊于1976年首次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0”源于瑞典空軍為表演隊使用的“薩伯”-105型飛機編號為“SK60”。
當初為了向世界推銷“薩伯”-105型飛機,瑞典空軍成立了由6架飛機組成的非正式飛行表演隊,但多年的飛行安全記錄和精彩表演使他們成為歐洲著名的飛行表演隊。
瑞士空軍PC-7飛行表演隊成立于1987年,采用的是瑞士派士飛機公司的PC-7型渦槳雙座教練機作為表演機。該機性能優(yōu)良,既能進行特技飛行訓練又能進行戰(zhàn)術(shù)和夜間訓練。
2、 17支世界著名特技飛行表演隊
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
美國空軍“雷鳥”
美國海軍“藍天使”
英國皇家空軍“紅箭”
法國空軍“法國巡邏兵”
意大利空軍“三色箭”
加拿大空軍“雪烏”
俄羅斯空軍“俄羅斯勇士”
俄羅斯試飛員學校特技表演隊
日本航空自衛(wèi)隊“藍色沖擊波”
瑞士空軍“瑞士巡邏兵”
捷克空軍“彩虹”
西班牙空軍“鷹巡邏隊”
斯洛伐克空軍“白色信天翁”
瑞典空軍“60隊”
韓國空軍“黑鷹”
巴西空軍“拉煙中隊”
介紹一下波蘭二戰(zhàn)的飛機,最好有圖拜托各位了 3Q
波蘭空軍在二戰(zhàn)期間的經(jīng)歷有一些復雜。使用的飛機也很多,我無法一一介紹。不過我會把他們用過的飛機按時間線給您列出來。這樣您可以自己在網(wǎng)上查詢。 首先是1933-1938年,第一種戰(zhàn)斗機是PZL P7,在該機種的基礎(chǔ)上有出現(xiàn)了改進型的PZL P11a和PZL P11c。另一種新的戰(zhàn)機設(shè)計是PZL 50。但沒有來得及投入量產(chǎn)。同時兩種雙引擎重型戰(zhàn)斗機PZL 38和PZL 48也始終處于原型階段沒有量產(chǎn)型。出口性的PZL 24波蘭空軍自己并沒有裝備。在這期間波蘭空軍使用的轟炸機是Potez 25和Breguet 19,原本打算換裝的PZL 23并沒有實際使用過,而最后一款波蘭淪陷以前使用的中型轟炸機叫PZL 37。另外,波蘭海軍通常使用Lublin R-XIII。至于波蘭空軍該時期的偵察機則叫RWD-14 Czapla。 1939年波蘭空軍預定了法國的MS-406和英國的Hawker Hurricane。但是直到德國開始入侵波蘭,貨還沒到。 1940年波蘭淪陷以后,波蘭空軍在法國被重建,使用法國的Caudron C.714。 1940法國投降后。波蘭空軍分成了兩個分支,一支在英國,另一支在蘇聯(lián)。 在英國的波蘭空軍在1940到1945年之間使用了幾乎所有盟軍所使用過的飛機。戰(zhàn)斗機有Hawker Hurricane,Supermarine Spitfires以及P51 Mustang。夜間戰(zhàn)斗機為Boulton-Paul Defiant, Bristol Beaufighter。轟炸機最初為Fairey Battles和Vickers Wellingtons,然后是Avro Lancasters,Handley Page Halifaxs,Consolidated B-24 Liberators到最后是de Havilland Mosquito和B-25 Mitchells。 在蘇聯(lián)的波蘭空軍從1943年開始被組建,開始使用Yak 1和Yak 9戰(zhàn)斗機。最后使用大名鼎鼎的Ilyushin Il-2。夜間轟炸機則是蘇聯(lián)的Polikarpov Po-2。 上述飛機就是波蘭空軍二站期間所使用或曾經(jīng)打算使用的全部飛機。上傳的圖片是波蘭自行設(shè)計的PZL P7。也是我認為在真正意義上波蘭空軍二戰(zhàn)期間自己的戰(zhàn)斗機。
二戰(zhàn)中使用過哪些戰(zhàn)斗機如:噴氣式颶風式
太多,只能列舉主要參戰(zhàn)國的主力機種。
美國
戰(zhàn)斗機
P-35
P-35是美國陸軍航空地第一架單座戰(zhàn)斗機,由塞維爾斯基公司設(shè)計生產(chǎn),第一次軍購訂單77架。
全金屬結(jié)構(gòu),全封閉座艙,伸縮起落架,氣冷發(fā)動機,兩挺0.30英寸,兩挺0.50英寸機槍;
最大出力 1050馬力
長 8.18米
翼展 10.97米
空重 2075KG
最大起重 3050KG
航程 1529KM
最大空速 499KM/H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開始,對日作戰(zhàn)表現(xiàn)不佳,很快退出了一線戰(zhàn)場。
P-38(閃電)
P-38,綽號閃電,美國陸軍航空隊雙尾衍戰(zhàn)斗機,第一種使用不銹鋼材料飛機,第一種飛機外殼使用平頭對接鉚釘,很多第一,有點傳奇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山本五十六就是被這玩意兒打下來的,單座多用途戰(zhàn)斗機,可執(zhí)行攔截,制空,護航,偵查,對地攻擊,俯沖轟炸,水平轟炸等,洛克希德公司生產(chǎn),2戰(zhàn)中總共生產(chǎn)大約10037架。
20mm機炮x1,12.7mm機槍x4,112mm火箭發(fā)射機x4,127mm高速空用火箭x10 或者 908kg炸彈x2 或者 227kg炸彈x4 或者 114kg炸彈x4
最大出力 1050馬力
長 37英尺10英寸
翼展 52英尺
空重 5800KG
最大起重 9798KG
航程 1770KM(作戰(zhàn)),3640KM(運輸)
最大空速 667KM/H
P-39(眼鏡蛇)
P-39,綽號空中眼鏡蛇,由美國貝爾飛機公司設(shè)計生產(chǎn),特別之處在發(fā)動機在機身中部,前三點起落架結(jié)構(gòu)(2戰(zhàn)戰(zhàn)機大多后三點),實驗試飛階段,此戰(zhàn)機表現(xiàn)突出,但是裝備后,增加大量裝備,導致滯空時間縮短,燃料容量降低,使得反差很大,除初期短暫蜜月期,很快就退居2線,倒是租借給蘇聯(lián)不少,比較適合蘇聯(lián)當時無線電及火力的弱點,獲得好評。二戰(zhàn)結(jié)束算起,大概出場9529架。
37mm機炮x1,0.50英寸機槍x4,可攜帶250kg炸彈x1.
最大出力 1050馬力
長 9.19米
翼展 10.36米
空重 2545KG
最大起重 3810KG
航程 1045KM
最大空速 621KM/H
P-40 (戰(zhàn)鷹,戰(zhàn)斧,小鷹)
P-40,美國陸航隊明星機種之一,由寇蒂斯公司設(shè)計生產(chǎn),截至1944年為止,大概生產(chǎn)了13738架,僅次于p47和51,是2戰(zhàn)美國戰(zhàn)機產(chǎn)量第三。很多改進型,外號也很多,大量外銷。
p40雖然能夠有限度的抗衡bf109支的 F 或者更早的 G 系列,但是對其后續(xù)的FW190則幾乎陷入一邊倒的處境,因為自身優(yōu)點與對手重疊,對手卻在指標上更勝一籌,弱點也類似但自己更弱,因此在所謂對戰(zhàn)相性上被完克,雖然不斷推出類如加強火力的D型,E型,又或者提升高空性能的F型,卻在fw190支,及me 262面前無優(yōu)勢可言,在FW 190漸漸普及歐洲與北非戰(zhàn)場后,P40退出一線位置。(電影紅色尾翼雖然有點扯淡,但是在這條上還算靠譜,332黑人大隊起初基本都是在后方,配備的也是p40)。后輕型版的L,空力修正版K,引擎改裝版M也一直不盡如人意;
直到1943年末大改版N,使用了新的輕型結(jié)構(gòu),弱化了過剩的強度,武裝調(diào)整至50mm重機槍x4,除去部分機載設(shè)備等,是指獲得了驚人進步,空重僅2722kg,標戰(zhàn)重3357kg,最大載重4014kg,水平極速 608km/h,絕對升限11650m,總體性能為p40系最佳,但是諷刺的是其指標卻僅僅達到歐洲西線戰(zhàn)場2,3年前主力機水準。后續(xù)改型多多,因為各種原因,壽終。
總體來講,40僅能在中低空,憑借初期的火力和結(jié)構(gòu)裝甲優(yōu)勢取得優(yōu)勢,在戰(zhàn)爭過程中,隨著新機服役,淪為2線跟訓練機,值得一提的是他著名的鯊魚嘴涂裝,想必中國朋友都還對“飛虎隊”有印象。
指標列出的是p40e
12.7mm機槍x6,可攜帶250kg炸彈x1.
最大出力 1050馬力
長 9.19米
翼展 10.36米
空重 2545KG
最大起重 3810KG
航程 1045KM
最大空速 621KM/H
P-47(雷霆)
P-47,綽號雷霆(水罐),由共和飛機公司制造,是美國陸航隊二戰(zhàn)中后期主力戰(zhàn)斗機之一,更多被派遣對地攻擊的任務,由于機身比較“肥”,被笑稱“水罐”,至二戰(zhàn)結(jié)束,共計生產(chǎn)15686架,為世界軍機單一機型生產(chǎn)量第一名。
此機設(shè)計理念為馬力大火力強裝甲厚(您再飛高點,那不是更無敵),p47在俯沖中可達到極高速度,且強韌的機身結(jié)構(gòu),能保證其不解體,兩翼各有4挺12.7mm勃朗寧m2重機槍(一挺配200發(fā)子彈),可以俯沖攻擊時對敵射出暴雨般的子彈,強大的火力及高速俯沖,足以彌補p47中低空中低速下的運動性遲緩缺點,而敵軍想擊落結(jié)實的p47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只是其巨大的載彈量造成燃料空間不足,后又在駕駛艙及座椅下加裝燃料倉。也是諸多改型,如增加對敵攻擊火箭彈的D型,提速的M型,綜合量產(chǎn)型N型等。
12.7mm機槍x8
最大出力 2000馬力(p47b)
長 11米
翼展 12.98米
空重 4990KG
最大起重 9389KG
航程 1297KM
最大空速 762KM/H
P-51(野馬,我個人的最愛)
P-51,綽號野馬,二戰(zhàn)期間美國陸航隊明星戰(zhàn)機,是美陸航隊所使用單引擎戰(zhàn)機中航程最長,為轟炸機護航最重要機種(好吧。。紅色尾翼的黑哥們,后來都是51座駕),由北美航空公司生產(chǎn),因當初p51并非美軍內(nèi)定機種,因此p51最初的設(shè)計中無法取得渦輪增壓器,因此采用的與p40相同的液冷發(fā)動機,但是優(yōu)化很多,降低空阻,納入了層流翼設(shè)計,強化的高速性能,并首先把增壓座艙作為標準配置,值得一提的小設(shè)計是起落架輪距加大,因此在不良地況起降中,較其他同級戰(zhàn)機更好。初期由于使用的艾莉森v1710一級增壓發(fā)動機,無渦輪增壓器,因此雖低空出彩,但是高空乏力,屈居低空高速偵查掃射角色,后至1942年,更換英制梅林發(fā)動機后,性能突飛猛進,快速扭轉(zhuǎn)了歐陸上空的戰(zhàn)局,贏得“史上最偉大戰(zhàn)機”之名。
“1945年初,一架在中國戰(zhàn)場的美軍P-51C被日軍擄獲,隨即運往日本做測試。
而在模擬戰(zhàn)中獲得的體感加上自身試飛過多種國產(chǎn)戰(zhàn)機的經(jīng)驗,黑江自己的結(jié)論是:
只有疾風能最大程度的壓迫野馬,但時速一過400km/h或高度高于7000m以上,就算是疾風也難以扭轉(zhuǎn)局面
飛燕二型改是日本難得的均衡型戰(zhàn)機,但和野馬的對戰(zhàn)相性卻是最差的?。ㄒ驗樗心芰Χ己鸵榜R類似,但又都等而下之)
五式戰(zhàn)因為繼承了飛燕一系的俯沖強度,又改善了爬升和回旋性,與野馬的對戰(zhàn)相性乃日本最佳。
但前提必須是野馬一方跑到低空跟五式戰(zhàn)比中低速下的格斗性能…
海軍大概只有與疾風約略同級的紫電改能勉強與野馬一搏,但也還是限定在較為低空低速的回旋場合,和五式戰(zhàn)相似。
倘若野馬一方不奉陪、不斷對日機施以高速掠襲 或強迫日機與之比拼高速運動性的話,當時所有的日軍機幾乎都是無計可施?!?/p>
p-51改型應用廣泛,型號也比較多,武器裝備在不同型號中都各有不同。
Na-73構(gòu)(美式)或者Mk.I(英式)才啊用12.7mm重機槍x4 +7.62mm輕機槍x4;
Na-83構(gòu)采用12.7mm重機槍x2+7.62mm輕機槍x4
Na91構(gòu) Mk.IA部分采用20mm機炮x4
Na87/97構(gòu)的A-36A采用12.7mm重機槍x6
Na99構(gòu) 12.7mm重機槍x4
B型C型采用12.7mm重機槍x4
D型采用12.7mm重機槍x6 或 7.62x4(組態(tài))減輕重量
H型 采用12.7mm重機槍x6 (標準荷載1820發(fā),最大2060發(fā))
眾多改型中有必要特別提及的是,C型將部分B型改為氣泡式座艙,C和B的主要區(qū)別僅僅是制造商不同(B加州,C德州),性能基本相同,D型之后,解決了p51容易高速狀態(tài)卡彈問題,H型在英國人的需求下,減重近1000kg空重,大量優(yōu)化細節(jié)處理,性能大幅提升,可惜生產(chǎn)時間太遲,錯過了二戰(zhàn)實戰(zhàn),F(xiàn)開頭的F-6a,6b,6c,6d,6k,均為野馬改裝的戰(zhàn)術(shù)偵察機,A-36A為對地攻擊型。
順便提一句,駐扎中國的“飛虎隊”(AVG),從43年開始陸續(xù)收到p51b,c,d,k型戰(zhàn)機,日本空軍幾經(jīng)努力,無奈單機和數(shù)量上都不是對手,中美空軍漸漸取得中緬戰(zhàn)場空中優(yōu)勢。49年開國大典上,有9架從長安街飛過閱兵。
最大出力 1940馬力
長 9.83米
翼展 12.29米
空重 3232KG
最大起重 5262KG
航程 2092KM
最大空速 725KM/H
艦載戰(zhàn)斗機
F4F (野貓)
F4F是美國海軍與海軍陸戰(zhàn)隊在二戰(zhàn)爆發(fā)初期最主要的艦載戰(zhàn)斗機,也是打破零式神話的關(guān)鍵角色,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爭奪制空權(quán)作為關(guān)鍵角色,綽號野貓(出售給英國的版本命名為 巖燕),由格魯門公司生產(chǎn),全金屬半硬殼,應力蒙皮以鉚釘結(jié)合,方形翼端,起落架以人力操作方式位于機身兩側(cè)前緣,尾輪固定式不可收縮,算上出口和租借英國的,大概生產(chǎn)了8000架左右(不是非常準確)
12.7mm機槍x6,114kg炸彈x2
最大出力 1200馬力
長 8.8米
翼展 11.6米
空重 2610KG
最大起重 3610KG
航程 1240KM
最大空速 515KM/H
F4U (海盜)
F4U,綽號海盜,由錢斯沃特公司生產(chǎn),倒海鷗翼布局,采用的是活塞式發(fā)動機,馬力達到2000,同期軍機多數(shù)只有1000馬力使其成為矚目的焦點。很傳奇的是,f4u的擊落比率為11:1,也就是說平均擊落11架敵機,才會被敵機擊落。不過由于機鼻過長,前部視野不佳,機翼曲位過低,令飛行員降落時容易發(fā)生意外。
改型眾多,其1,1b都是改進機鼻,2型為夜戰(zhàn)型,4型為馬力提升,加上緊急制動,Au-1為對地型,7型是與法國海航兵合作出口型
12.7mm機槍x6(或 20mm機炮x4),127mm火箭彈x8(或1814kg炸彈)
最大出力 2000馬力
長 8.76米
翼展 11.58米
空重 2612KG
最大起重 3607KG
航程 1005KM
最大空速 718KM/H
F6F (地獄貓)
F6F,綽號地獄貓,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裝備上,相較野貓更為先進,但是外形上只是比地獄貓更大,二戰(zhàn)中段開始服役,為美軍擊落了5171架戰(zhàn)機,皇家海軍的f6f擊落了52架,共生產(chǎn)約12275架。有趣的星型引擎r2800,可以確保在任意一個氣缸被擊中后,依然可以使用其他氣缸飛行,相對f4f,還趕緊了起落架為液壓式,機翼布置偏底,方便降落。
F6F參與了66,530場小型遭遇空戰(zhàn),占了二戰(zhàn)總數(shù)的45%,當中絕大部分都歸屬海軍:有62,386場是由航母派出作戰(zhàn)。這些戰(zhàn)斗F6F以270架次的代價,擊毀了5,163架敵機,占海軍戰(zhàn)斗勝利總數(shù)的56%,擊落比率為19:1。至于對零式戰(zhàn)斗機的擊落比率為13:1,疾風為9.5:1,雷電則為3.7:1。F6F也孕育了最多的王牌飛行員,總共306位。除了機體的優(yōu)勢外,這佳績某程度上也要歸功于日軍飛行員的質(zhì)素下降,以及美軍的策略得宜。至于對地攻擊,F(xiàn)6F總共投下了6,503噸的炸藥。
12.7mm機槍x6(或 20mm機炮x2),127mm火箭彈x6(或298mm火箭彈x2)
最大出力 2000馬力
長 10.24米
翼展 13.06米
空重 4190KG
最大起重 5714KG
航程 1520KM
最大空速 610KM/H
轟炸機
B-17 (空中堡壘)
B17,綽號空中堡壘,由美國波音公司制造,甚至超出了當時美軍陸航隊招標的要求規(guī)格。原型機在試飛時曾經(jīng)墜毀令合約取消,好在陸航隊實在對b17印象過于深刻,后又恢復訂單量產(chǎn),包括衍生型b17a至b17g。大概生產(chǎn)了12831架。
b17主要作戰(zhàn)戰(zhàn)場是在歐洲,亦有少數(shù)部署在太平洋戰(zhàn)區(qū)對付日本船只及機場。
整個二戰(zhàn)中,b17集群總共在歐洲戰(zhàn)場丟下了大概640,000噸彈藥,超過美軍所有轟炸機總投擲量40%。
附帶提一句,2戰(zhàn)前,美軍過高的估計了轟炸機的自衛(wèi)性,因此使得2戰(zhàn)中,轟炸機飛行員成為了最危險的軍種之一(有種說法是大概50%的戰(zhàn)損,不確定),在有效的護航手段提出前,大多b17轟炸機編隊都是定高定速飛行組成密集隊形,依靠機身上的13門12.7mm勃朗寧m2重機槍自衛(wèi),直到改善了專屬轟炸機護航隊的戰(zhàn)術(shù)戰(zhàn)法,才大大改善了轟炸機生存率問題(如,肯塔基飛人們)。
乘員10:機師,副機師,導航員,轟炸員/機鼻機槍手,飛行工程師/機頂機槍手(機槍塔),無線電操作員,機腹機槍手(2人),機槍手(球型機槍塔),機尾機槍手
12.7mm機槍x13,7900kg炸彈總量(最大),通常裝備350磅,500磅炸彈,可魚雷,深水炸彈,火箭彈,燒夷彈及其他輕磅炸彈
最大出力 1200馬力x4
長 22.66米
翼展 31.62米
空重 16391KG
最大起重 29710KG
航程 3219KM
最大空速 293KM/H
B-29 (超級空中堡壘)
B29,綽號超級空中堡壘,由美國波音公司制造,是二戰(zhàn)中各國空軍最大飛機,同時也是當時最先進武器之一。
起初b29有個致命弱點就是引擎過熱問題,常起火,后來更換了引擎,得到了改善。因為出色的空速和升限,當時很多軸心國截擊機都無法達到b29的高度,甚至速度也很難追得上他,只有少數(shù)大口徑放空炮能夠達到。為此也特意增加了加壓機艙(機首和尾炮倉有加壓,中間以獨立通道連接)。
那條傳說中的駝峰航線也是靠b29完成的(首次作戰(zhàn)98架從印度起飛,77架成功到達曼谷),再就是太平洋戰(zhàn)爭中,美國送給日本的“小男孩”和“胖子”,也是由它完成的。
蘇聯(lián)所謂圖-4轟炸機,是復制了戰(zhàn)時迫降在本國的三架b29完成的,一共制造了大概1000架,部分賣給中國,大概服役至60年代退役。
乘員10:機師,副機師,導航員,轟炸員/機鼻機槍手,飛行工程師/機頂機槍手(機槍塔),無線電操作員,機腹機槍手(2人),機槍手(球型機槍塔),機尾機槍手
12.7mm機槍x12,9,072kg炸彈總量(最大),20mm機炮x1
最大出力 2200馬力x4
長 30.2米
翼展 43.1米
空重 33,800kg
最大起重 60,560kg
最大升限 10,200米
航程 5,230km(作戰(zhàn)) / 9,000km(運輸)
最大空速 574km/h
德國
戰(zhàn)斗機
Bf-109
Bf 109 是納粹德國于30,40年代使用的單座戰(zhàn)機,由梅塞施密特公司生產(chǎn),在當時他有多項特色,如,機翼位于機身下方,全罩式座艙,可收起落架,全金屬機身。戰(zhàn)爭期間,大概一共生產(chǎn)33,984架,是德國在2戰(zhàn)期間生存的數(shù)量最大戰(zhàn)機,生產(chǎn)時間最久,產(chǎn)生王牌最多(埃里希-哈特曼,352架,哥爾哈的-巴克霍隆,301架,京特-拉爾,275架,前三名)液冷式引擎的杰出代表,明星機種。
這里需要單獨說一下,有人稱此為bf 109, 有人稱me 109,理論上都沒錯,因為,bf的意思是“巴克利亞飛機制造廠”的縮寫,可稍后德政府改為由他的設(shè)計者,“梅塞施密特博士”的名字縮寫me命名,作為獎勵和象征。所以,理論上都對,但大部分人更傾向于叫bf 109。
109的衍生型號眾多,當然作為明星機種這是必然結(jié)果。
除去實驗性質(zhì)的A(anton),B(Bruno),C(caesar),D(Dora)在不停的改進更換發(fā)動機和武裝,可以說還處于試驗或者說適應階段。
E(Emil)算是正經(jīng)開始被戰(zhàn)火洗禮,裝備了DB601發(fā)動機的109在不列顛空戰(zhàn)期間,擔任著對抗英國超級馬林噴火和颶風為主力的英國皇家空軍的主要角色。但在不列顛空戰(zhàn)中,E型被飛行員所詬病的主要的問題在于航程過短,這也是由于40年代,攔截機主要定位于國土防御和轟炸機護航,因此續(xù)航吃力,英倫空戰(zhàn)尤為明顯。
F(Friedrich)型不能算是成功的改型,飛行員們對它褒貶不一;它更換過v21,v22,v23,v24各種引擎,甚至為了改善動力構(gòu)型,還將機翼縮小,外觀可明顯看到肘狀壓縮機進氣口和更大的燃油冷卻器,選用了增大螺旋槳轉(zhuǎn)速技術(shù)重新設(shè)計了流線型的機油散熱器,安裝噴射式排氣系統(tǒng),尾段方向舵面積縮小,加厚強化。又將翼尖改為類似橢圓型。駕駛艙后發(fā)加裝“少校”式輕裝甲。武器系統(tǒng)為配備于機身的同步型7.92mm機槍及發(fā)動機內(nèi)的穿螺旋槳殼的發(fā)動機軸炮,F(xiàn)型本身也有很多衍生,如Trop熱帶沙漠型,z 超高空型,F(xiàn)-5/6武裝偵察型等。
G(Gustav , 就是傳說中的古斯塔夫)
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擊落敵機高達352架的空戰(zhàn)英雄,埃里希·哈特曼對于Bf 109G型有一段這樣子的評語“它是一架非常靈活的戰(zhàn)機,非常容易控制。如果你小幅度俯沖,它加速非??臁K梢暂p易的做出漂亮的回旋動作,你可以輕易的做出旋轉(zhuǎn)動作,而且可以輕易的從旋轉(zhuǎn)動作中退出來.然而它確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在它起飛時,由于Bf 109G具有一顆強力的發(fā)動機,卻有一副狹小的飛機起落腳架,菜鳥新手很容易會因為起飛時速度過快而導致側(cè)翻九十度的失事。這項致命的缺陷讓我們損失了很多飛行員”
產(chǎn)生g的背景是二戰(zhàn)中德國空軍制空權(quán)日益薄弱的情況下,因此要求g型能發(fā)展出多樣性的機型來滿足各種作戰(zhàn)任務,為了滿足通用型,設(shè)計單位采取強化套件方式來增加飛行用途,強化套件名為“Rüsts?tze”,編號/R,由工廠生產(chǎn),廠內(nèi)安裝或由前線野戰(zhàn)單位自行安裝,1943年春起,將G-5的7.92mm機槍換為13mm機槍,這個改變讓整流罩看起來“腫”了,為了對抗f6f,p47,p51,在發(fā)動機上加裝GM 1 (液態(tài)氮注入器)和MW 50(50%甲醇+50%水混合諸如增壓器) 注入器來拉高發(fā)動機輸出功率,提升超高空飛行性能。從G5開始為節(jié)省金屬,尾舵改為木質(zhì),導致尾部過重,為了平衡,重新設(shè)計了機身。增加了兩翼可拋副油箱(300L/個),駕駛艙增壓設(shè)備。衍生,如Trop熱帶沙漠型,z 超高空型,4/U3/R3武裝偵察型等。G6傳說制造超過12000架,算是很大的數(shù)量,可是一直沒有比較信服的證據(jù),姑且一提罷了。
H型,高空戰(zhàn)斗型,10,100m,可達750km/h,小規(guī)模生產(chǎn),由于機翼振動問題,H型流產(chǎn)。
J型,西班牙授權(quán)生產(chǎn)型。
K(Kurfürst)型,最后的量產(chǎn)型,使用加壓型座艙,極速700km/h,實用升限12,500m,可達如p51,噴火的操作高度,可攔截戰(zhàn)略轟炸機。與fw 190D系,組成攔截盟軍轟炸機的最后主力,混合型武器搭配,以機炮和火箭對付轟炸機,機槍與護航機格斗。
T (Tr?gerflugzeug)型,艦載型,后來,沒有后來了,一共7架貌似。
Z型,實驗型,簡單說,將兩架f型平行串聯(lián),雙體,單翼,看起來有點像F82(雙子野馬)
以Bf109s(e3,e4,e7)為例,
武器 7.92mm機槍x2,20mm FF機炮x2
最大出力 1475 ps
長 8.95米
翼展 9.97米
空重 2600KG
最大起重 3400KG
航程 660KM
最大空速 553KM/H
Bf-110
Bf 110,綽號鐵面(Eisenseiten),雙引擎重型戰(zhàn)斗機/戰(zhàn)斗轟炸機,德國空軍總司令 赫爾曼-戈林 本人很喜歡他。
事實上,110的研制是從大戰(zhàn)爆發(fā)前就已經(jīng)開始,只不過其后繼者,210,410一直不盡如人意,導致這個老家伙一直在二戰(zhàn)中苦苦支撐著場面,在不列顛空戰(zhàn)中暴露其機動性低劣的問題,導致?lián)p失慘重,被迫退出日間作戰(zhàn)改完夜用,缺出人意料的勝任了此工作(作為戰(zhàn)斗轟炸機),后期,改良為專職夜間戰(zhàn)斗機并成為主力,夜戰(zhàn)英雄 海因茨-沃剛夫就是用它參與了164次空戰(zhàn),擊落121架敵機。二戰(zhàn)期間,110一共生產(chǎn)了大概6170架。
以bf110 C-4為例
武器 7.92mm機槍x4,7.9mm后射機槍x1,20mm FF機炮x2
最大出力 1175 ps
長 12.65米
翼展 16.27米
最大起重 6750KG
航程 1300KM
最大空速 560KM/H
Fw-190
Me-262
Me-410
俯沖轟炸機
Ju-87
轟炸機
Ju-88
He-111
He-117
He- 177
Ju-188
Fw-200
Do-217
蘇聯(lián)(I-15,16這種老爺機,不放了)
Mig-3
Yak-1
Yak-3
Yak-9
La-3
La-5
La-7
La-9
攻擊機
Pe-2
轟炸機
TB-3
Pe-8
日本
戰(zhàn)斗機
Ki-27-乙 中島(97式)
Ki-43 隼(一式)
Ki-44(單) 鐘馗(二式)
ki-61 飛燕(三式)
Ki-84 疾風(四式)
Ki-100 (五式)
Nik2 - J 紫電改
J2m3 雷電
艦載機
A6m 零式
轟炸機
Ki-48 (九九式)
Ki-67 飛龍(四式)
英國
戰(zhàn)斗機(炮塔式的無畏,大鵬,莽漢不列了)
F.MK-III 颶風
F.MK-VB 噴火
P-51 野馬
F.MK8 流星
轟炸機
B.Mk I Lancaster 蘭開斯特
TT.MKI fairey battle 巴特爾
B.Mk IV short stirling 斯特林
B.Mk XVI Mosquito 蚊式
B.Mk III Halifax 哈利法克斯
意大利
因為各種原因,意大利2戰(zhàn)自己戰(zhàn)斗機一共也沒造幾架,隨便寫寫意思意思就好了,啊。雙翼開放座艙的那種東西就不寫了
MC.200
MC.202
MC.205
G.55
法國
D.520
M.S. 406
C. 714
波蘭
PZL P.11
PZL P. 24
PZL P. 7
PZL .50
PZL .54
羅馬尼亞
IAR 80
關(guān)于《pzlm18b飛機》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