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打衛(wèi)星用的不是激光,媒體報道的有誤。紅寶石激光器根本就不具備打衛(wèi)星的能力,CO2激光器要達到打衛(wèi)星的功率體積非常龐大。激光器產生的光是集束諧振光,在穿越大氣層時衰減非常
打衛(wèi)星用的不是激光,媒體報道的有誤。紅寶石激光器根本就不具備打衛(wèi)星的能力,CO2激光器要達到打衛(wèi)星的功率體積非常龐大。激光器產生的光是集束諧振光,在穿越大氣層時衰減非常大,碰到光滑的鏡面就會全反射,現在天空的衛(wèi)星基本都具備反激光功能,就是衛(wèi)星表面都有反射激光功能。打衛(wèi)星用導彈,使衛(wèi)星失效用高功率集束電磁波。今后的太空武器發(fā)展方向:一是運載平臺,首選是航天飛機。二是軍事空間站。
請問華夏航空公司的實力怎么樣?。?/h2>
華夏航空公司是經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批準成立的一家總部設在貴州省貴陽市的航空公司(總部已遷至重慶),是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支線航空客貨運輸的中外合資航空公司,2006年4月正式注冊成立,同年9月實現首飛。
航天是第幾產業(yè)
一、根據《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GB/T4754―2002),制定本規(guī)定。
二、三次產業(yè)劃分范圍如下:
第一產業(yè)是指農、林、牧、漁業(yè)。
第二產業(yè)是采礦業(yè),制造業(yè),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建筑業(yè)。
第三產業(yè)是指除第一、二產業(yè)以外的其他行業(yè)。第三產業(yè)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yè),批發(fā)和零售業(yè),住宿和餐飲業(yè),金融業(yè),房地產業(y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è),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yè),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yè),教育,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yè),文化、體育和娛樂業(yè),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
所以個人覺得如果是航天制造的話,應該是第二產業(yè),如果是基于科研,戰(zhàn)略,服務,文化,運輸等用途的話,應該算第三產業(yè)。
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史???急急急急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7秒,我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首發(fā)成功,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在完成了21個小時的空間科學試驗后,于21日3時41分成功著陸?!吧裰邸碧栐囼烇w船的成功發(fā)射和回收,成為我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成功的日期1999年11月21日,離這一年結束的日子只有一個月零9天。在7年時間里每天數著日歷倒計時過日子的航天人中,許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覺。但就是這樣簡單的愿望對很多人來講,也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奢望。在新的戰(zhàn)鼓聲中,“神舟二號”又開始起步了。正在駕駛隆隆天車挺進太空的中國航天人,必須為一個民族的理想去爭分奪秒! 不久,第二艘飛船“神舟二號”被制造出來,它的性能比“神舟一號”更加先進,保證安全與維持生命系統的設備安裝的也更加充分。 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飛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這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huán)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各種儀器設備性能穩(wěn)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數據。與“神舟”一號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tài)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緊接著神舟三號飛船于2002年3月25日發(fā)射。飛船搭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的重要生理活動參數?!吧裰邸比栜壍琅撛谔樟糗夁\行180多天,成功進行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飛船的升空,是中國載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預演,是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技術要求最高、參試系統最全、難度最大的一次飛行試驗,還面臨載人航天發(fā)射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發(fā)射場有史以來罕見的嚴寒,最低氣溫接近-30℃,超過低溫發(fā)射條件近10℃,且飛船發(fā)射已進入不可逆狀態(tài)?!吧裰邸彼奶栵w船最后的成功發(fā)射,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經受住了無人狀態(tài)下最全面的飛行試驗考驗,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天史上低溫發(fā)射的新紀錄,也創(chuàng)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溫發(fā)射的奇跡。我國航天專家梁思禮院士表示,雖然“神舟”飛船的研制、發(fā)射比美、俄晚一些,但我國研制飛船的起點更高。“神舟”飛船的軌道艙既能進行留軌對地觀測,又能作為未來空間交會對接的一個飛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運輸的優(yōu)良工具。 10月6日,美聯社向全世界發(fā)布消息:在即將發(fā)射載人飛船前,中國宣布最快在3年內把探月衛(wèi)星送入月球軌道。代號為“嫦娥工程”的中國探月計劃今年3月開始啟動,目前進展順利。另悉,若一切順利,10年后,月球上將可能出現中國人的身影。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9時整,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飛船在震天撼地的轟鳴中騰空而起。全世界的人們在這一天都看到中國人楊利偉在太空中飛翔。從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間飄動的旗幟中開始有了中國的五星紅旗。那艘承載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劃開了中國一個嶄新的航天時代。 公元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時23分,中國的“神舟五號”飛船在起飛21小時后,順利降落在內蒙古空曠的草原上。太空中沒有中國人足跡的歷史到此結束 2005年10月12日,中國再次成功發(fā)射載人飛船神舟六號,并首次進行多人多天太空飛行試驗。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載著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載著中華民族沖擊太空新高度的夢想,飛上太空。 這是神舟飛船第七次飛入太空,也是中國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繼楊利偉實現中華民族飛天夢想,費俊龍和聶海勝進入軌道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之后,今天,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位中國航天員的金秋之行,肩負著全新的歷史性使命——按照計劃,他們將在此次太空飛行中,實現出艙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