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首先,我家有幾百畝的竹林(1畝=666平方米),另外有些土豪家有上千畝的竹林。
先介紹一些挖冬筍的相關(guān)常識,沒挖過冬筍或沒見過新鮮冬筍的人可以了解下:
1,冬筍沒有繁殖能力,不會長成竹
首先,我家有幾百畝的竹林(1畝=666平方米),另外有些土豪家有上千畝的竹林。
先介紹一些挖冬筍的相關(guān)常識,沒挖過冬筍或沒見過新鮮冬筍的人可以了解下:
1,冬筍沒有繁殖能力,不會長成竹子,不挖出來會在來年春天腐爛掉。
2,冬筍一般生長在泥土下的0-40cm,有少部分是露出尖頭的。
3,每年大概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挖冬筍。
4,開枝低、竹枝粗、最下層竹枝雙開叉的竹子冬筍多;根往高處走,根關(guān)節(jié)短的竹子冬筍多。。。更多的經(jīng)驗省略1000字。
5,一般人每天可挖到十幾二十斤,有經(jīng)驗的高手可挖到上百斤。
6,冬筍的收購價一般在6-8元,淘寶上的售價最少12元。
7,冬筍的市場供不應(yīng)求,我們哪收購冬筍的幾伙人經(jīng)常會打架。
----------------------------------------------------------------------
探測器實現(xiàn)原理:
1,看過幾個冬筍探測器的專利,那些專利持有者,或本身物理水平太差原理都搞錯了,或純屬紙上談兵,做不出樣品的。
2,冬筍是非金屬,針對金屬的探測器全部失效。
3,X射線不可用,X射線通過透視成像,那豈不是要在泥土深處埋一接收器。
4,超聲波反射成像可以試一下,但效果很懸,泥土的種類不同、介質(zhì)不均勻、濕度不同。。。據(jù)說B超對3cm厚的泥土一點辦法也沒有。
5,我想到一種探測方案,據(jù)我以往的試驗經(jīng)驗及竹筍的結(jié)構(gòu)特征,我猜會優(yōu)于超聲波探測,可能明年做樣品試驗(安排在ABS項目之后)。。。
----------------------------------------------------------------------
商業(yè)模式:
如果試驗成功,連專利都不考慮審請,實現(xiàn)原理也不公布,還仿造你妹。。。
直接組建一個挖筍公司,臨時承包竹林,挖出的冬筍按比例提成給竹林所有者,安排每組4、5個人,由1個人負責(zé)探測,3、4個人專門去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