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通用飛機機身制造廠家》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國產C919飛機的發(fā)動機是哪里生產的呢,也是國產的發(fā)動機嗎?
2、飛機是怎樣做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通用飛機機身制造廠家》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國產C919飛機的發(fā)動機是哪里生產的呢,也是國產的發(fā)動機嗎?
國產C919飛機的發(fā)動機不是國產的,使用的是CFM國際公司的首臺CFMLEAP-1C發(fā)動機。
2015年7月22日,CFM國際公司首臺CFMLEAP-1C發(fā)動機交付中國商飛公司總裝制造中心浦東基地。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guī)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計獲28家客戶815架訂單。
國產C919飛機采用先進氣動布局和新一代超臨界機翼等先進氣動力設計技術,達到比現役同類飛機更好的巡航氣動效率,并與十年后市場中的競爭機具有相當的巡航氣動效率;采用先進的結構設計技術和較大比例的先進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減輕飛機的結構重量;采用先進的電傳操縱和主動控制技術,提高飛機綜合性能,改善人為因素和舒適性。
擴展資料:
國產C919飛機的部件制造:
機頭雷達由中航工業(yè)天津制造。機頭由中航工業(yè)成都制造。機尾及垂尾由中航工業(yè)哈爾濱制造。中心翼盒、外翼盒、翼段、副翼由中航工業(yè)西安制造。前機身,中機身段以及后機身等值段由中航工業(yè)洪都制造。前緣襟翼與后緣襟翼由中航工業(yè)昌河制造。
中航工業(yè)上海為第一生產線和總裝廠,中航工業(yè)洪都為擬定的第二生產線和第二總裝廠。為配套C919的生產及總裝,南昌航空工業(yè)城(即中航工業(yè)洪都新址)已于2009年開始建造,計劃于2012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C919的主要部件。
飛機將在上海完成設計和總裝,國產化率約三成,估計首航時國產化率提升至約50%,2025年后超過90%。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C919
飛機是怎樣做成的?。?/h2>
制造飛機主要為以下三個步驟:
一,零件加工
飛機生產的批量小,生產中還要經常修改,所以飛機鈑金零件(蒙皮、翼肋、框等)的制造力求用簡單的模具。廣泛應用橡皮成形、蒙皮拉形、拉彎等鈑金成形技術,盡量采用塑料制造成形模具?,F代飛機尺寸增大,蒙皮厚度增加,以及成形性能較差的鈦合金、鈹合金、不銹鋼板材的應用,對鈑金成形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使用各種大尺寸、大功率的型材拉彎機、蒙皮拉型機、強力旋壓機和壓力超過100兆帕(約1000公斤力/厘米2)的橡皮成形壓床。同時一些新的加工方法,如超塑性成形、加熱成形、真空蠕變成形、半?;驘o模成形技術不斷涌現。
現代飛機上廣泛應用的大型整體結構件,如機翼整體壁板、翼梁、加強框等,它們形狀復雜、切削加工量大、自身剛度差,需要在工作臺面很大(有的長達數十米)的、帶有多個高速銑削頭的現代數控銑床上加工。整體壁板的加工還需帶真空吸盤的大面積工作臺(見整體壁板制造)。加工立體形狀復雜的大型框架,如座艙風擋骨架、艙門、窗框等,還需要采用多坐標聯動的數控銑床或立體靠模銑床(見數控加工)。此外,為加工切削性能不好的材料和形狀復雜的零件,還廣泛采用電加工、化學銑切等特種加工工藝。
復合材料在飛機結構上的應用日益增多,現已成功地用于制造艙門、舵面、垂直尾翼和直升機的旋翼。復合材料構件由高強度纖維與樹脂復合,在模具中加溫、加壓制成。所用設備是自動鋪帶機、預浸帶和預浸布成形機等。復合材料構件制造的關鍵問題是要控制構件的變形,要求細致研究鋪層工藝、模壓技術,并在加工中精確地控制溫度和壓力變化。
二,機體裝配
飛機制造中裝配工作量占直接制造(即不包括生產準備、工藝裝備制造)工作量的50%~70%,現代飛機的零件連接方法以鉚釘連接為主,在重要接頭處還應用螺栓連接。這種連接方法簡便可靠,但是鉆孔、鉚接多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很大。應用自動壓鉚機可以提高鉚接生產率,改進鉚接質量,同時也可改善裝配工人的勞動條件。為了增加使用成組壓鉚的比例,要在構造上將飛機各部件分解成許多壁板件。
三,焊接工藝
也是飛機制造中常用的連接工藝(見焊接技術)。熔焊用于起落架、發(fā)動機架等鋼制件的連接。接觸點焊和滾焊用于不銹鋼和鋁合金鈑金件的連接。金屬膠接用于制造蜂窩結構。膠接制件表面光滑,疲勞特性好,但對于膠接面的準備、加溫、加壓控制都有嚴格要求。現代飛機制造中還廣泛采用電子束焊、鈦合金擴散連接、膠鉚、膠接、螺接、膠接點焊等多種連接工藝。
飛機制造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比較低,特別是飛機部件裝配和總裝工作,手工勞動是主要工作方式。加之飛機制造中要使用大量的成形模胎、模具、裝配型架和供協調用的標準工藝裝備(樣板、標準樣件等),使得生產準備工作十分繁重,飛機生產的周期比較長。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技術可以提高飛機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大量壓縮生產準備工作量和縮短飛機生產的周期。
飛機的具體生產流程
飛機制造過程:
先根據設計圖紙由各地工廠生產零件,
然后由各地工廠組裝成大的部件(機翼、尾翼等等),
接著把各個部件運到總裝廠進行組裝,組好機身框架,裝上機翼、尾翼、垂尾、發(fā)動機、起落架等,裝上電子儀表,鋪設好管路線路等,同時把飛機內部裝修好,安上座椅、行李架等等設施。
最后,根據客戶需要進行表面涂裝~~~然后就可以交付使用了。
零部件的生產和組裝,一般都是由各地分工廠來完成,也有的干脆承包給合作伙伴來生產,例如,上海飛機制造廠就一直向波音公司提供波音737的尾翼。
各零部件最后匯集到總裝廠進行總裝。
飛機制作過程包括了整個生產過程,而制造工藝流程是針對某一具體階段的某一具體工作來說的。
比如說某個零件的車削加工,熱處理,表面鍍膜等等,都是不同的工藝,有不同的工序,工作步驟,也就是工藝流程。
以飛機蒙皮表面涂層的涂覆工藝為例,工藝流程如下:
(1)表面準備:遮蔽保護——清洗——打磨——表面準備質量控制
(2)材料準備:底漆、面漆和標志漆的充分攪拌、陪置、調整施工年度以及過濾等。
(3)噴漆施工:噴涂底漆——噴涂面漆——噴涂標志漆
飛機是怎么制造的?
飛機制造(aircraft manufacturing)是按設計要求制造飛機的過程。通常飛機制造僅指飛機機體零構件制造、部件裝配和整機總裝等。飛機的其他部分,如航空發(fā)動機、儀表、機載設備、液壓系統和附件等由專門工廠制造,不列入飛機制造范圍。但是它們作為成品在飛機上的安裝和整個系統的聯結、電纜和導管的敷設,以及各系統的功能調試都是總裝的工作,是飛機制造的一個組成部分。 制造過程 飛機機體制造要經過工藝準備、工藝裝備的制造、毛坯的制備、零件的加工、裝配和檢測諸過程。飛機制造中采用不同于一般機械制造的協調技術(如模線樣板工作法)和大量的工藝裝備(如各種工夾具、模胎和型架等),以保證所制造的飛機具有準確的外形。工藝準備工作即包括制造中的協調方法和協調路線的確定(見協調技術),工藝裝備的設計等。 主要材料 飛機機體的主要材料是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等,多以板材、型材和管材的形式由冶金工廠提供。飛機上還有大量鍛件和鑄件,如機身加強框,機翼翼梁和加強肋多用高強度鋁合金和合金鋼鍛造毛坯,這些大型鍛件要在300~700兆牛(3~7萬噸力)的巨型水壓機上鍛壓成形。零件加工主要有鈑金零件成形、機械加工和非金屬材料加工。金屬零件在加工中和加工后一般還要熱處理和表面處理。飛機的裝配是按構造特點分段進行的,首先將零件在型架中裝配成翼梁、框、肋和壁板等構件,再將構件組合成部段(如機翼中段、前緣,機身前段、中段和尾段等)。最后完成一架飛機的對接。 裝配中各部件外形靠型架保證,對接好的全機各部件相對位置,特別是影響飛機氣動特性的參數(如機翼安裝角、后掠角、上反角等)和飛機的對稱性,要通過水平測量來檢測。在各部件上都有一些打上標記的特征點,在整架飛機對接好后,用水平儀測出它們的相對位置,經過換算即可得到實際參數值??傃b工作還包括發(fā)動機、起落架的安裝調整,各系統電纜、導管的敷設,天線和附件的安裝,各系統的功能試驗等。總裝完成后,飛機即可推出外場試飛。通過試飛調整,當飛機各項技術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時即可交付使用。 制造方法和特點 飛機制造從零件加工到裝配都有不同于一般機器制造的特點。 機體零件加工 飛機生產的批量小,生產中還要經常修改,所以飛機鈑金零件(蒙皮、翼肋、框等)的制造力求用簡單的模具。廣泛應用橡皮成形、蒙皮拉形、拉彎等鈑金成形技術,盡量采用塑料制造成形模具。現代飛機尺寸增大,蒙皮厚度增加,以及成形性能較差的鈦合金、鈹合金、不銹鋼板材的應用,對鈑金成形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使用各種大尺寸、大功率的型材拉彎機、蒙皮拉型機、強力旋壓機和壓力超過100兆帕(約1000公斤力/厘米2)的橡皮成形壓床。同時一些新的加工方法,如超塑性成形、加熱成形、真空蠕變成形、半?;驘o模成形技術不斷涌現。 現代飛機上廣泛應用的大型整體結構件,如機翼整體壁板、翼梁、加強框等,它們形狀復雜、切削加工量大、自身剛度差,需要在工作臺面很大(有的長達數十米)的、帶有多個高速銑削頭的現代數控銑床上加工。整體壁板的加工還需帶真空吸盤的大面積工作臺(見整體壁板制造)。加工立體形狀復雜的大型框架,如座艙風擋骨架、艙門、窗框等,還需要采用多坐標聯動的數控銑床或立體靠模銑床(見數控加工)。此外,為加工切削性能不好的材料和形狀復雜的零件,還廣泛采用電加工、化學銑切等特種加工工藝。 復合材料在飛機結構上的應用日益增多,現已成功地用于制造艙門、舵面、垂直尾翼和直升機的旋翼。復合材料構件由高強度纖維與樹脂復合,在模具中加溫、加壓制成。所用設備是自動鋪帶機、預浸帶和預浸布成形機等。復合材料構件制造的關鍵問題是要控制構件的變形,要求細致研究鋪層工藝、模壓技術,并在加工中精確地控制溫度和壓力變化。 機體裝配 飛機制造中裝配工作量占直接制造(即不包括生產準備、工藝裝備制造)工作量的50%~70%,現代飛機的零件連接方法以鉚釘連接為主,在重要接頭處還應用螺栓連接。這種連接方法簡便可靠,但是鉆孔、鉚接多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很大。應用自動壓鉚機可以提高鉚接生產率,改進鉚接質量,同時也可改善裝配工人的勞動條件。為了增加使用成組壓鉚的比例,要在構造上將飛機各部件分解成許多壁板件。 焊接 也是飛機制造中常用的連接工藝(見焊接技術)。熔焊用于起落架、發(fā)動機架等鋼制件的連接。接觸點焊和滾焊用于不銹鋼和鋁合金鈑金件的連接。金屬膠接用于制造蜂窩結構。膠接制件表面光滑,疲勞特性好,但對于膠接面的準備、加溫、加壓控制都有嚴格要求?,F代飛機制造中還廣泛采用電子束焊、鈦合金擴散連接、膠鉚、膠接、螺接、膠接點焊等多種連接工藝。 飛機制造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比較低,特別是飛機部件裝配和總裝工作,手工勞動是主要工作方式。加之飛機制造中要使用大量的成形模胎、模具、裝配型架和供協調用的標準工藝裝備(樣板、標準樣件等),使得生產準備工作十分繁重,飛機生產的周期比較長。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技術可以提高飛機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大量壓縮生產準備工作量和縮短飛機生產的周期。 我國飛機制造行業(yè)現狀 歷經半個世紀的發(fā)展,我國飛機制造科研能力盡管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飛機制造的關鍵技術有待突破,設計人才有斷層,風險較大,資金短缺等嚴重等制約了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品質的提高。但通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品研發(fā),已全面拉動飛機制造科技的發(fā)展。 因此,我國飛機制造及修理企業(yè)必須抓住新的發(fā)展形勢,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開展技術前瞻研究,與國外企業(yè)建立優(yōu)良的合作體系,完善配套措施,提高整體效益和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我國十一五期間將適時啟動大型飛機研制項目。一方面是國家對民機發(fā)展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國家對軍機研發(fā)新型號的要求,我國航空工業(yè)面臨重大的發(fā)展機遇,處于歷史轉折點。 2007年滬深兩市共有5家飛機制造與維修類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的是輕型、小型飛機和教練機、直升機的制造。航空零部件企業(yè)更是主要以承接轉包業(yè)務為主。自主發(fā)展大型、高附加值飛機以及諸如航空發(fā)動機等關鍵零部件的能力還極其薄弱,但隨著中國航天航空業(yè)的發(fā)展,飛機制造業(yè)未來走勢看好。 望采納答案,感謝了!
麻煩采納,謝謝!
飛機是怎么制造出來的?
飛機機體制造要經過工藝準備、工藝裝備的制造、毛坯的制備、零件的加工、 飛機制造裝配和檢測諸過程。飛機制造中采用不同于一般機械制造的協調技術(如模線樣板工作法)和大量的工藝裝備(如各種工夾具、模胎和型架等),以保證所制造的飛機具有準確的外形。工藝準備工作即包括制造中的協調方法和協調路線的確定(見協調技術),工藝裝備的設計等。 主要材料 飛機機體的主要材料是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等,多以板材、型材和管材的形式由冶金工廠提供。飛機上還有大量鍛件和鑄件,如機身加強框,機翼翼梁和加強肋多用高強度鋁合金和合金鋼鍛造毛坯,這些大型鍛件要在300~700兆牛(3~7萬噸力)的巨型水壓機上鍛壓成形。零件加工主要有鈑金零件成形、機械加工和非金屬材料加工。金屬零件在加工中和加工后一般還要熱處理和表面處理。飛機的裝配是按構造特點分段進行的,首先將零件在型架中裝配成翼梁、框、肋和壁板等構件,再將構件組合成部段(如機翼中段、前緣,機身前段、中段和尾段等)。最后完成一架飛機的對接。 裝配中各部件外形靠型架保證,對接好的全機各部件相對位置,特別是影響飛機氣動特性的參數(如機翼安裝角、后掠角、上反角等)和飛機的對稱性,要通過水平測量來檢測。在各部件上都有一些打上標記的特征點,在整架飛機對接好后,用水平儀測出它們的相對位置,經過換算即可得到實際參數值。總裝工作還包括發(fā)動機、起落架的安裝調整,各系統電纜、導管的敷設,天線和附件的安裝,各系統的功能試驗等??傃b完成后,飛機即可推出外場試飛。通過試飛調整,當飛機各項技術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時即可交付使用。 制造方法和特點 飛機制造從零件加工到裝配都有不同于一般機器制造的特點。 機體零件加工 飛機生產的批量小,生產中還要經常修改,所以飛機鈑金零件(蒙皮、翼肋、框等)的制造力求用簡單的模具。廣泛應用橡皮成形、蒙皮拉形、拉彎等鈑金成形技術,盡量采用塑料制造成形模具。現代飛機尺寸增大,蒙皮厚度增加,以及成形性能較差的鈦合金、鈹合金、不銹鋼板材的應用,對鈑金成形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使用各種大尺寸、大功率的型材拉彎機、蒙皮拉型機、強力旋壓機和壓力超過100兆帕(約1000公斤力/厘米2)的橡皮成形壓床。同時一些新的加工方法,如超塑性成形、加熱成形、真空蠕變成形、半?;驘o模成形技術不斷涌現。 現代飛機上廣泛應用的大型整體結構件,如機翼整體壁板、翼梁、加強框等,它們形狀復雜、切削加工量大、自身剛度差,需要在工作臺面很大(有的長達數十米)的、帶有多個高速銑削頭的現代數控銑床上加工。整體壁板的加工還需帶真空吸盤的大面積工作臺(見整體壁板制造)。加工立體形狀復雜的大型框架,如座艙風擋骨架、艙門、窗框等,還需要采用多坐標聯動的數控銑床或立體靠模銑床(見數控加工)。此外,為加工切削性能不好的材料和形狀復雜的零件,還廣泛采用電加工、化學銑切等特種加工工藝。 復合材料在飛機結構上的應用日益增多,現已成功地用于制造艙門、舵面、垂直尾翼和直升機的旋翼。復合材料構件由高強度纖維與樹脂復合,在模具中加溫、加壓制成。所用設備是自動鋪帶機、預浸帶和預浸布成形機等。復合材料構件制造的關鍵問題是要控制構件的變形,要求細致研究鋪層工藝、模壓技術,并在加工中精確地控制溫度和壓力變化。 機體裝配 飛機制造中裝配工作量占直接制造(即不包括生產準備、工藝裝備制造)工作量的50%~70%,現代飛機的零件連接方法以鉚釘連接為主,在重要接頭處還應用螺栓連接。這種連接方法簡便可靠,但是鉆孔、鉚接多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很大。應用自動壓鉚機可以提高鉚接生產率,改進鉚接質量,同時也可改善裝配工人的勞動條件。為了增加使用成組壓鉚的比例,要在構造上將飛機各部件分解成許多壁板件。 焊接 也是飛機制造中常用的連接工藝(見焊接技術)。熔焊用于起落架、發(fā)動機架等鋼制件的連接。接觸點焊和滾焊用于不銹鋼和鋁合金鈑金件的連接。金屬膠接用于制造蜂窩結構。膠接制件表面光滑,疲勞特性好,但對于膠接面的準備、加溫、加壓控制都有嚴格要求?,F代飛機制造中還廣泛采用電子束焊、鈦合金擴散連接、膠鉚、膠接、螺接、膠接點焊等多種連接工藝。 飛機制造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比較低,特別是飛機部件裝配和總裝工作,手工勞動是主要工作方式。加之飛機制造中要使用大量的成形模胎、模具、裝配型架和供協調用的標準工藝裝備(樣板、標準樣件等),使得生產準備工作十分繁重,飛機生產的周期比較長。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技術可以提高飛機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大量壓縮生產準備工作量和縮短飛機生產的周期。
關于《通用飛機機身制造廠家》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