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身為攝影愛好者的你們,在用什么相機?我是一名攝影愛好者,玩攝影已有10多年了。這些年在攝影器材上的投入雖然沒有仔細算過,但累計下來也應該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今天我也來聊聊攝
身為攝影愛好者的你們,在用什么相機?我是一名攝影愛好者,玩攝影已有10多年了。這些年在攝影器材上的投入雖然沒有仔細算過,但累計下來也應該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今天我也來聊聊攝影器材這個話題。
記得最開始的幾年,我換相機比較頻繁,從富士長焦相機S5600,到尼康D3000,接著D200,到最后的D300S。用得最久的一款相機就是尼康D300S了,從2011年用到現(xiàn)在。說到這里,很多朋友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么那么久都不更新升級機身?我告訴您,因為我覺得玩攝影,機身真的不重要。這也是我玩攝影十幾年的經(jīng)驗之談。
機身的更新?lián)Q代十分快,各大相機廠商每年都會出新產(chǎn)品。實際上,每一次更新都只是在像數(shù),感光元件,處理器,軟件等方面做升級處理。在外觀和操作上幾乎是沒有差別的,有的升級型號用料上面反而還不如老型號。這也是我不更新機身的原因。我手上的這部尼康D300S當時屬于半幅旗艦機型,無論是做工還是成像都相當優(yōu)秀,只是和現(xiàn)在的機型相比,1200W的像素確實低了一些,其他方面完全能夠滿足我的日常拍攝。
那機身不重要,什么才重要呢?鏡頭!鏡頭!鏡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對的,這些年在攝影上花得最多的錢就是用在購買鏡頭上啦。作為一個純玩的攝影愛好者,也不想在攝影上花費太多。我購買器材的原則是:不買最貴的,只買適合自己的。
在選擇鏡頭的時候,我一般會首選定焦鏡頭,其次是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其他變焦鏡頭基本不考慮。
下面我想通過自己拍的一些照片,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一下不同鏡頭所拍攝的效果。
尼康D300S+尼康135mm f/2.8
尼康D300S+尼康105mm f/2.8
尼康D300S+尼康80-200mm f/2.8
尼康D300S+尼康12-24mmf/4
尼康D300S+尼康50 f/1.8
尼康D300S+尼康80-200mmf/2.8
尼康D300S+尼康50mm f/1.4
尼康D300S+騰龍28-75mm f/2.8
尼康D300S+尼康24-70mm f/2.8
好啦,暫時就傳這么多照片吧,以后有機會繼續(xù)聊這個話題。希望我的觀點能給一些攝友提供參考。
歡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見,可以給我留言,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我算是老攝影愛好者了。大學畢業(yè)設計在上海鋼鐵一廠實習,在南京路就買了一部東方135相機,當時只有黑白膠卷,拍了自己沖?。缓髞碛腥肓艘粋€珠江120相機,也是用黑白膠卷的。
有彩色膠卷的年代,入的是美能達。后來市面有數(shù)碼相機了,家里的那些膠片機就成了古董。數(shù)碼時代,買過奧林巴斯一體機,沒用多久,感覺不好使,就扔那兒了。汶川大地震前夕,買了一個價格2000+悶的尼康卡片機,這小卡片機,在汶川大地震救援一個多月時間里,記錄了很多史料。汶川地震一周年祭,我們報社和騰訊新聞、新京報、南都等全國100家媒體搞了一個“百媒穿越地震帶”報道活動,歷史一個月,再拿那個卡片機隨隊顯得太LOW了,于是花3000+悶,買了索尼A300入門單反(主要考慮膠片機美能達的那些個鏡頭可利用),圖片主要是發(fā)博文用,當時也沒考慮相機像素、鏡頭分辨率啥的,發(fā)網(wǎng)頁用圖片,勉強湊合。
這是我的一些古董??上C械式的東方135和海鷗120搬家搬來搬去不知扔那兒了。想想怪可惜的,那些畢竟是一個歷史的記憶。
后來,弄了一個文化傳播微小公司,主要做景區(qū)或者政府部門一些項目的網(wǎng)絡營銷,作為公司固定資產(chǎn)投入,花了幾大萬,買了佳能5D2以及大三元鏡頭,當然,附件方面,也配置了B+W UV鏡、偏振鏡、ND鏡和曼富圖腳架。后來,因為工作需要,又陸續(xù)剁手,入了佳能紅圈系列的百微、魚眼和14定,以及一枚索尼30X的DSC-HX90卡片作為資料拍攝專用。
玩數(shù)碼膠片機的記憶。
隨著使用頻繁,佳能5D2的快門已經(jīng)不堪負重,越來越不勝任拍片的需求,看見索尼微單的快速崛起,加上索尼30X的DSC-HX90用起來很得心應手,心里就一直癢癢換門,最終,忍不住出手,在A7R2價位18000+時成了接盤俠——促成忍痛出手的原因,是當時已經(jīng)有了適馬MC-11專用佳能鏡頭的轉(zhuǎn)接環(huán),我的佳能鏡頭群就有用武之地了。
A7R2+MC-11+佳能鏡頭,使用了一段時間,感覺還行,就是A7R2的一些特殊功能MC-11轉(zhuǎn)接不了,比如人眼對焦,連續(xù)跟焦(AF-C)啥的,為嘗試大法的黑科技,咬牙又入了蔡司專門為索尼A7系列定制的50mmF1.4定焦。有了這超大光圈鏡頭+A7R2高感性能組合,于是成為俺旅游夜拍的神器。
這是我的夜拍神器。呵呵
但是,在旅游的實踐中,單機鏡頭換來換去,A7R2無反裸奔的CMOS非常容易被外界污染,每每出去玩一趟回來,A7R2的CMOS總會被污染,盡管很早發(fā)現(xiàn)它這一弱點,專門在相機防水防雪衣里進行鏡頭更換,結(jié)果,然并卵。
大法這一弱點成為了心病。于是,又開始關注佳能5D4——從它一面市就2.4萬高價開始,天天盼望著5D4價格下跌,我的心里期望值是,只要跌破2W,義無反顧出手。
機會終于來了。2017年11月,在無敵獅1.86萬時,悍然吃進……佳能5D4性能,沒的說,杠杠滴。從此,出門旅游就雙機,5D4+愛死小白;A7R2++MC-11+佳能16-35,然后索尼DSC-HX90專拍沿途資料,50mmF1.4定隨身帶著,在目的地做掃街、夜拍專用。
這是我旅拍主力。
以上,就是作為攝影愛好者的我,玩相機的簡單心路歷程。朋友,你的經(jīng)歷也拿來分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