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1、電視電視的誕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在現代社會里,沒有電視的生活已不可想象了。各種型號、各種功能的黑白和彩色電視從一條條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流入世界各地
1、電視電視的誕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在現代社會里,沒有電視的生活已不可想象了。各種型號、各種功能的黑白和彩色電視從一條條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流入世界各地的工廠、學校、醫(yī)院和家庭,正在奇跡般地迅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2、尼龍美國有機化學家卡羅瑟斯,在1935年以己二酸與己二胺為原料制得聚合物,由于這兩個組分中均含有6個碳原子,當時稱為聚合物66。他又將這一聚合物熔融后經注射針壓出,在張力下拉伸稱為纖維。這種纖維即聚酰胺66纖維,1939年實現工業(yè)化后定名為耐綸(Nylon),是最早實現工業(yè)化的合成纖維品種。
3、塑料19世紀60年代里,美國由于象牙供應不足,制造臺球的原料缺乏。1869年最早的人工制造的塑料賽璐珞取得專利。賽璐珞雖是最早的人工制造的塑料,但它是人造塑料,而不是合成塑料。第一種合成塑料是將酚醛樹脂加熱模壓制得,是在20世紀初,1910年美籍比利時化學家貝克蘭德制成。
什么是自主知識產權?
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指“制造工藝不受挾制”,不存在因為知識產權協議不能制造(銷售)的情形。
這就像高通能壓制小米,但不能壓制華為一樣。不交專利許可費,使用高通芯片的小米手機即便在中國都不能銷售。華為有麒麟,你高通管不著啊。這就叫“自主知識產權”。
至于機床等特種制造設備,也許存在非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情形,但這個跟飛機宣稱“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關系不大。
而完全自主制造,換個詞叫“國產化率”。是實際裝配中,“制造材料不受挾制”。如果大飛機的零件全部來自國內廠家,那么在特殊情況下(戰(zhàn)爭禁運),飛機仍然能夠正常制造。這個肯定是最高目標了,但是和平時期重要性并沒有那么高。和平時期,采購“物美價廉”的配件,才是正確思維(進口的不一定貴)。賺錢才是和平時期的主流。
補充一點,知識產權協議不延伸到商品之外。舉個例子,飛機座椅。采購支付后,已經為座椅的知識產權完全付費,用在哪(裝飛機上還是裝汽車上)是客戶的事情,這些行為不受協議管制。所以,無需用“國產化率”來混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不是噴國產大飛機的點。
(順便說一下高通的芯片,要挾小米的不是芯片本身,而是芯片關聯的通信協議。這玩意無形的。)
簡單來說,“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大飛機的法律風險;“完全自主制造”是大飛機的裝配風險。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才是有競爭力的商品,才能取得商業(yè)競爭優(yōu)勢!
(至于20姬,Y-20這種,軍事產品壓根不講知識產權。國防利器有權讓法律走開,這是比法律更上位的存在!特事特辦!“完全自主制造”才是唯一目標。)
至于C919,定位不同,“合法準生”才是第一位的。
C919真的是中國人的驕傲!
C919真的是中國人的驕傲!
C919真的是中國人的驕傲!
“自主知識產權”是真驕傲!